当前位置: 首页> 政治 > 网评 > 正文

基层“伪创新”要不得

2023-07-19 10:51:28 | 来源: 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委组织部

基层创新是改革的基本途径、重要方法和强劲动力,但在基层实践中,却陷入“伪创新”的怪圈。文必见“创新”、言必称“创新”、行必举“创新”,大多是些有名无实的“新概念跑车”,不仅跑不了基层的“路”,起不到推动工作的效果,还给基层平添了不少负担,增加了“管理成本”。

没有无缘无故的“伪创新”,有的是为了“给上级留下好印象”,有的是为了多拿些补贴,有的是应付考核,总体上,都是形式作用大于实际价值,这本质上还是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变种。进一步言之,到底是“伪创新”泛滥妨碍了“真创新”,还是“真创新”动力不足,才催生了更多的“伪创新”,仍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我们能做的只有在基层中卸下虚伪的口号,脱掉浮华的外衣,铲除腐败的作风,站在基层视野看基层,或许才能找到真正的答案。

加强政绩靠实,杜绝创新“空喊口号”。如何把“创新”说成“经验”,工作成效怎样靠“新概念”加分。这些“为领导创新”的做法看似为工作“加分”,实则难以“及格”。为政之道,贵在实干。若是在工作中抖机灵、耍花招、走捷径,只会“落实”成为“落空”。口号喊得山响,不如拿出靠实的政绩。因此基层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拒绝口号式干部,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把顶层设计与问计于民结合起来,在工作落实、干事创业中求创新,要做好调查研究、评估论证,不能靠“拍脑袋”“想当然”,切实让“创新”可操作,杜绝“口号化”,让“伪创新”逐渐式微而无所遁形。

做实考核监督,避免创新“华而不实”。党建展板“琳琅满目”,楼梯、走廊贴的到处都是,内容却华而不实,这种装作会创新而乱搞一些花哨动作,实际上不如不创新。因此,在基层工作,要用好考核这根“指挥棒”,坚决避免被这些所谓“新概念”和“新提法”迷惑,不仅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操作性强的考核指标,让基层从“创新”的外驱力中释放出来,还要引导基层干部从实处着眼、用实干考量、用实绩说话。杜绝以材料论胜负,切实提升督查问效的实效性、震慑力。再者,要谨慎甄别“创新”,既要鼓励实事求是、务实管用、深化拓展精神内涵的创新精神,更要严防“伪创新”,将“伪载体”“ 伪亮点”“伪制度”等等打着“创新”旗号的乱象拒之门外。

注重作风问题,警惕创新“ 固步自封”。“伪创新”的背后还是作风问题在作祟。部分基层干部没有端正“政绩观”看到其他地方出现新举措,就“闭门造车”凭空杜撰一些“创新”,于是坐在办公室臆想和东拼西凑一些所谓的创新,看似在创新,骨子里却折射出扭曲的价值观事业观。这样的“创新”与基层实际工作相去甚远,不仅解决不了基层的实际问题,严重的还给基层工作带来干扰。因此在基层中要坚持靶向纠治,切实转变作风,要以实干、实绩为导向,从制度机制的源头发力,在方式方法上突破,探索出适应新形势下工作新特点新要求的思路和举措,用钉钉子精神,一茬接着一茬干,久久为功,实现从“不敢”“不能”到“不想”的深层次转变,逐步铲除“伪创新”生根发芽的“土壤”。(曹莉)

责任编辑:上官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