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推动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局面。组织部门作为党管干部的核心,要刻画好能者、优者、庸者、劣者的“立体像”、规划好“路线图”,久久为功、常态长效提振担当作为精气神,让激励干部担当作为“长红”。
能者上,让担当者“出圈”。把在推进乡村振兴、改革发展、基层治理、维护稳定第一线知重负重、担责尽责的“猛将”选拔出来,将以调研开路、破难题促发展、办实事解民忧的“干将”施以重用。旗帜鲜明树立重实干、求实效用人导向,营造“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有氧环境”,让愿担当、敢担当、善担当干部大量涌现出来。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原则,细化容错纠错情形,让“敢教日月换新天”“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年轻干部,真正到攻坚一线挂职交流,多经历几次“风吹浪打”、多接几次“烫手山芋”。大张旗鼓选树宣传担当作为典型,将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干部“群像”立起来,将创先争优、比学赶超、争当模范的内生动力激发出来。
优者奖,让有为者“上分”。为“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的“草根干部”撑腰鼓劲、为“报喜也报忧”的“带刺干部”广开言路。英雄不论出处,要不拘一格用好干部,“知事识人、序事辨材”,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有为者“有位”。细化优的标准、上的准绳,将“一线炼”“一线看”与“一线奖”有机结合,对工作实绩突出者要优先考虑评先树优、绩效奖励、教育培训,特别是在重大斗争一线经受住考验的,要择优选拔任用、职级晋升。要讲“懂”和“爱”,以严管为前提厚爱干部,把关爱式谈话、走访慰问、休假补贴、健康体检落到实处。
庸者下,让躺平者“重塑”。将平常时候“磨洋工”、关键时候“打太极”、危难关头“明哲保身”的“佛系干部”调整出去。把干部监督镜头“前置”,提前捕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把平时考核镜头“拉长”,将“周记、月表、季评”成绩纳入年终“大考”,通过全程式考核、清单式整改与销号式管理,对“精神懈怠者”要组织约谈、警示督改、考评通报,帮助干部将思想摆端正、将职责摆进去。做好“后半篇文章”,对“回炉重造者”要从严做好党性教育,用心用情开展谈心谈话、跟踪帮扶、考察评估与重新使用。
劣者汰,让不为者“摘帽”。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蛀书虫”剔除出去,把在“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上的“两面人”挡在门外。执行“下”的标准,畅通“下”的渠道,遵循“下”的流程,坚决对不担当不作为者亮剑,调整一个、教育一片、警示一批。抓住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契机,开展不担当不作为问题专项整治,让不在状态者“换位子”、让不守纪律者“丢摊子”。为避免不实举报“造谣”,也要做好澄清正名、慎用函询谈话。(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组织部 刘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