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传承下来的传统美德,即使经济社会发展到今天,勤俭节约依旧具有其时代价值。 虽然提倡“光盘行动”已经很长时间,但是随着当前公众聚餐频次增多,时不时还是会出现一些餐饮浪费现象,仍然需要继续上好勤俭节约“弦”。餐饮行业作为粮食消费终端,是节约粮食、杜绝餐饮浪费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把好餐饮的每一个环节,给公众提好醒,才能有效杜绝餐饮浪费现象。餐饮浪费行为看似是个人行为的小事小节,但是浪费行为乘以我们的总人数,就是关乎国计民生发展的大事件。
创新机制,推动反对浪费常态化。勤俭节约不是简单的口号,而是扎根实际的积极行动。需要正视现实,时刻绷紧爱粮惜粮的这根弦,以扎实行动推动节约行为习惯的养成。不论我们国家发展程度达到什么水平,也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富足进程,勤俭节约的思想需要代代传承。因为这直接影响着粮食安全,而粮食安全就是国家的生命线。虽然我国粮食生产呈现连年丰收的大好势头,但仍然需要保持粮食安全的危机意识,建立完善起杜绝浪费的长效机制,并以常态化行动贯彻落实下去。反对浪费需要制定实施更有力的举措,引导群众自觉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和消费习惯,自觉抵制铺张浪费,以积极行动践行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
注重引导,推动社会节约共识化。浪费不仅关乎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同时会对环境造成恶劣影响。普及节约意识,需要不断加强对消费者的文明引导。这就需要餐饮业主应承担起提醒的义务责任,通过扎实行动有效引导消费者进行文明就餐。比如,可以通过张贴温馨提示标语等,引导群众在就餐时进行合理点餐、拒绝铺张,同时合理设置义务监督员,发现浪费现象,及时对有关顾客进行劝导。只有全社会共同发力,驰而不息纠治“舌尖上的浪费”,才能共筑绿色节约消费新风尚。
养成习惯,推动群众节约自觉化。每一位社会公民都应该积极加大节约宣传队伍中,带领身边的同事或家人一起来宣传节约,以“剩宴”为耻,让节约成为最时尚的消费共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每一粒粮食从种下到收获,然后经过各种的加工,最后才端上我们的饭桌,这需要很多人的辛勤努力才能做到。在享受岁月静好的同时,节约一粒米、一滴水,是对社会的一份贡献、一份责任,每一位社会公民都应该自觉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根据自身用餐情况,适量取餐,杜绝浪费,以扎实举措弘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四川省江油市花园小学 黄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