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飞行乘组航天员桂海潮,作为我国史上最年轻航天员、首位非军人航天员、首次飞行的载荷专家,在他身上是二十年对祖国航天事业的热爱与坚守。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桂海潮为榜样,栉风沐雨守初心,奋楫笃行能吃苦,砥砺耕耘肯钻研,书写人生精彩答卷。
栉风沐雨守初心。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飞船探路太空,在桂海潮的心里埋下了飞上太空的种子。高考毫不犹豫地填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用9年时间,一路从本科读到博士,之后又到国外从事博士后研究。3年后,他毅然选择归国到母校成为航天学院的教授、博士生导师。2018年6月,国家开始招募第三批航天员,他第一时间报名,经过层层选拔,成功入选中国第三批航天员,年少时种下的“航天梦”终于成真。广大党员干部也有自己的“星辰大海”,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坚定理想信念,始终把国家利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把初心和梦想写在祖国的广袤大地、苍穹寰宇。
奋楫笃行能吃苦。航天员的选拔过程极其严苛,对身心综合素质都是极大的考验。经过初选、复选、定选三个阶段的重重筛选,桂海潮成为第三批18位预备航天员中的4名载荷专家之一,也是唯一来自高校的载荷专家。在此后的2年多时间里,桂海潮又经受了8大类、200余项科目的严格训练和考核,终于为“上天”做好了万全准备。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苦寒来。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广大党员干部想要有所建树,既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住板凳笔耕不辍、打磨材料,又要不辞辛苦常在田间地头了解群众所思所想。只有每个党员干部都能各尽其责、各尽所能,苦干实干,才能有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不断向前。
砥砺耕耘肯钻研。桂海潮在国际顶尖期刊上发表20余篇SCI学术论文,年仅31岁就成为了北航的博士生导师。作为乘组中的载荷专家,他承担的实验领域跨度大、实验项目多,实验设备、实验机柜精密,维护维修操作要求高,通过两年多的刻苦训练,在一次次磨砺下,桂海潮的信心越来越足。这其中,离不开他始终如一日在专业上的用心钻研。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提升自身理论学习水平,在理论指导上当“专家”,讲好党的服务宗旨,带领人民群众跟党走。同时,要在业务能力上当“专家”,始终保持与时俱进、锐意进取的奋斗精神,在专业能力上持续用力,保持知识的常用常新,做到专业问题问不倒,各种业务都知道,努力成为本行业、本领域的行家里手。(吉林省延边州敦化市委组织部 路晓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