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高考大幕正式开启,千万莘莘学子正待及锋而试,奋笔书写人生的重要答卷。而位处服务群众最前沿的基层青年干部,无时无刻不奔跑在新时代“赶考”路上。“高考考场”犹在,仍需要时刻准备着,在工作的“考场”上,奋力答好新时代的“高考卷”。
在笃行进取的“高考精神”中答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信念卷”,稳扎稳打提高“基础分”。高中三年是树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重要阶段,是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关键时期,信念就是白昼黑夜中指引莘莘学子砥砺前行的灯塔。对于青年干部而言亦是如此,坚定理想信念、对党忠诚是终身课题。政治上的坚定离不开理论上的坚定,要做政治上的“明白人”、思想上的“清醒人”、纪律上的“规矩人”,就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认识和领会其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绷紧“思想弦”不放松,常补精神之“钙”、勤吸理论之“氧”。更要上好“自修课”,熟练掌握各项业务知识,保持“如饥似渴”的求学姿态,积累经验,增长才干,练就真才实学的“真功夫”,成为专业的“行家里手”,才能确保在新时代“高考卷”上“不偏题”“不跑题”。
在刻苦拼搏的“高考精神”中答好“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实践卷”,尽职尽责确保“拿高分”。高考就是全力以赴,打起十二分精神,以“慢不得”的危机感、“拖不得”的紧迫感去投入战斗。青年干部对待工作要像对待高考那样,迎难而上、勇于开拓、顽强拼搏,将基层作为培养锻炼的“练兵场”、提升能力的“磨刀石”,做起而行之的实干家。要珍惜宝贵机会,既“身入”又“心入”基层,尽快适应基层环境,完成角色转化,摒弃“镀金”思想,多啃几块“硬骨头”,多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主动在乡村振兴的“主战场”中“壮筋骨”,将政策落实在一线、矛盾化解在一线、推动发展在一线,时刻和群众保持“零距离”“心连心”,用工作实绩答出人民满意的“高分卷”。
在遵规守纪的“高考精神”中答好“防微杜渐、存心以公”的“清廉卷”,戒骄戒躁争取“再加分”。心有所畏,方能言有所戒、行有所止。高考时我们要遵守考试规则和考场纪律,任何妄动带来的都是前功尽弃。同样,工作中我们也要对纪律心存敬畏、对人民心存敬畏,这样才能在行动上有所禁忌,才能在面对诱惑时保持清醒。不论大考或小测,青年干部都应牢记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自觉做到严以律己、清正廉洁,始终把“自重、自警、自省、自励”作为座右铭,“慎初、慎微、慎独、慎欲”作为行为准则,不断净化“工作圈”、“生活圈”和“社交圈”,不碰“高压线”,不越“防火墙”,奋力答好新时代赶考路上的“加分题”。(梁一灿 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宜安镇选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