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习近平同志全票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这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时代的选择,也是党心所向、民心所盼、众望所归。广大党员干部要读懂“全票当选”背后的“将心比心”,紧跟伟大复兴领航人的脚步,踔厉奋发、笃行不怠,走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路。
秉“初心”方可“得”民心,矢志不渝,“俯首甘为孺子牛”。百姓福祉是习近平总书记始终不变的牵挂,那句“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至今听来仍是振聋发聩。时间是最伟大的书写者,也是最客观的见证者:四十多年来,从梁家河村到中南海,从同吃同住同劳动到全国考察调研回访,从大队的党支部书记到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习总书记始终牢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夙夜在公,一心为民。“为官一任,时刻不忘初心;从政一天,常思百姓冷暖”,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心着广大群众的衣食住行,思考着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希望着带领群众翻开新篇章、擘画新蓝图。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把“生逢其时,为之奋斗”当作行动指南,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立为奋斗目标,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作为精神追求,坚定信仰、敢于担当,常怀为民之心,常思惠民之策,常行利民之事。
承“决心”以求“稳”民心,改革创新,“吾将上下而求索”。随着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期,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任务也更为艰巨。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前路势必存在着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重大战略抉择;日前出台的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中,首位就提到“重建科学技术部”,亦是对“创新决胜未来,改革关乎国运”的一以贯之。“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敢于担当、解放思想,将思想之新、改革之勇、创新之力贯穿于实践中、体现在行动上。
持“恒心”只为“守”民心,久久为功,“吹尽狂沙始到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也绝不是一马平川、朝夕之间就能到达的。”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从一穷二白到全面小康、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无数共产党人抛头颅、洒热血、任劳任怨、尽心尽力,方有今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崭新风貌与累累硕果;放眼当下,“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习总书记的话更是振奋人心,催人奋进。新时代的党员干部置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洪流中,要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开辟出来的道路,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要以深厚爱国情怀为根基,视新时代的使命为己任,将“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做宗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勇担使命、勇毅前行。
“天下将兴,其积必有源。”伟大事业,只有核心引领,才能走向辉煌;伟大梦想,只有代代接力,才能谱写华章。习近平总书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领航者,无愧为全党拥护、人民爱戴的领袖;无愧为国家的掌舵者、人民的领路人。广大党员干部要领悟此次“全票当选”背后“将心比心”的深刻含义,以“拉满弓”的状态强化使命责任感,勇于担当、敢于创新、勤于探索,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时代重任,谱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安徽省桐城市吕亭镇人民政府 朱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