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了稳定市场和社会秩序,“打假”是“3·15”的永恒主题,各行各业开始紧绷神经,害怕被“点名”,坐立难安。作为人民的公仆,为群众服务的党员干部更要经得起“打假”,做经得起人民“阅卷”的“答卷人”。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干部貌似“很有作为”,实际将不作为套上了虚假外衣,如“大概就这样吧”小进即满,不思进取;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维护群众切身利益上消极怠工、应付了事;对现实问题、任务,尤其是紧急任务,不调查、不研究、不决策,照搬照抄等。以上假作为,看似是介乎不作为与作为之间灰色地带的行为方式,实为新形式主义,其后果和影响更大,应更加警惕。根治“假作为”式的形式主义,要在深学上下实功,要在实干上出实力,要在严督上见实招。
要有定力。作为党员干部,在思想、工作、生活中要时刻提醒自己,要深入学习理论知识切忌虚浮,要静心定力不能有任何松懈。要发挥好主力军作用,注重理论辅佐实践,而不能一个成为纸上谈兵的人。要以最大的决心和诚意把好事办好,切实让广大人民群众感受到组织温暖,焕发出更高的工作热情。
要有执行力。在日常工作中,要真抓实干保证工作质量,紧抓快干把握工作的效益。对政策、方案等不能照搬照抄,要结合实际工作和重难点工作,领悟、钻透、学懂文件精神和内容,保质保量落实完成。把握工作重点,注重痕迹管理,要把所做的工作在工作时及时记录下来,不要盲目地到检查时候在补,这样既能接受住群众的监督,也能接受上级考核。
要有监督力。各级党组织要建立健全相关考核机制,通过执行各种规章制度、法律法规、廉政建设的要求,加强对广大党员干部的监督,对“假作为”予以坚决且毫不留情地打击。同时督促领导干部带头履职尽责、带头担当作为,形成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的示范效应,倡导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浙江省舟山市岱山县长涂镇人民政府 余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