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没有上过大学,那我一定会心安理得地去打螺丝,如果我只是高中毕业就可以安心地开小卖部,如果是初中毕业……”这是最近非常热门的一个话题。在很多网友眼里,高学历仿佛成了孔乙己的长衫,成了大学生下不来的高台,以至于“读书无用论”充斥着网络平台。
这些言论的背后折射出来的是中国式传统教育弥留的影子。“抹不去的状元情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出人头地,光宗耀祖”这些思想至今仍根存于中国人的集体潜意识。仿佛上了大学,有了高学历,你就必须有一份稳定、体面的工作,否则你的大学就白读了。这种读书功利论,导致很多人没搞清楚读书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新时代素质教育告诉我们,读书是为了明事理、较通达、不固陋、辨是非、正三观,是为内力,不是外功,这是读书真正的意义。杨绛先生也曾说“年轻的时候以为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来才发现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读不懂书的。读书的意义大概在于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吧。”书籍能让人获得力量,读书能让人获得自信,读书的意义就在于更好的认识自己和感知世界。
近年毕业的大学生,面临着疫情之下的就业环境,难免低落。但是一次次去质疑读书的意义,否定学历的价值显得很不明智。他们自嘲为“新时代孔乙己”,不过是在为自己的固步自封、逃避现实、拒绝新事物、缺乏价值观和行动力找借口罢了。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学历和知识不是脱不掉的长衫,对生活的逃避和无止境的消极才是。
我们作为新时代的产物,作为素质教育的结果,应该具有高度的自我意识,不被功利教育的思想所束缚。长衫脱不掉,不能怪社会。现在已经不是科举取士的封建时代了,我们都是社会的主人,也是自己的主宰,机遇很多,选择很多,不管你做什么,只要你不躺平摆烂,摆正心态,何处不能闯出一片天地?
如北大高材生陆步轩,由于毕业分配时的错位,没有稳定工作,一度颓废,之后成了屠夫,被很多教授当作“反面教材”。好在他并没有将自己束缚在学历的高台上,而是心怀希望,自我打破,自我成长。将卖猪肉这个事情做到了极致,不仅上了市,还创办了“屠夫学校”,甚至亲自编写了《猪肉营销学》,从泥塘逆袭,成为了母校的荣耀。
“无论人生上到哪一个台阶,阶下有人在仰望你,阶上亦有人在俯视你,你低头自得,抬头自卑,唯有平视,才能看清真正的自己”。学历只是让你在这个社会多些谋生选择,并不是束缚你的“长衫”。与其自命不凡,眼高手低,好高骛远,不如认清现状,走下“高台”,日积硅步,找到自己的更多可能,赋予生命不一样的精彩!(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富宁县委组织部 陈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