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已过,各行各业纷纷回到工作岗位中,相信今年春晚小品《坑》带给了许多基层工作者一些深刻的启发,尤其是青年一代,面临建设山区共同富裕美好社会、数字化改革等时代命题,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更应在“二次创业”的无限可能中以及基层的火热课堂中留下青春印记。
在理论和实践这本最好的“教材”汲取前进力量。自我学习是一个人长久发展的内驱动力。对于青年干部而言,从校园走入基层,进入人生新阶段的起点,要把理论基础作为履职的根本指导,认真读好基层这本“无字之书”。一方面,要重视理论学习。从一个很多名词术语都不懂的小白,通过不断学习理论知识、摸索服务方法、积累办事经验、与村民经常打交道后积累工作的门路。不懂要善问,不会更要勤学。在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时期,青年干部主动领会精神内涵,做好理论宣讲。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在实践中学习,通过调研这一形式发现和思考问题,在基层“求学”之路不断完善充实自己。
向难题和群众这个最好的“老师”学习过硬本领。打铁还需自身硬,新时代青年要有所作为,需要在真抓实干中磨练意志、增长本事、汲取力量。群众之事无小事,青年干部要一心为民永葆公仆情怀,落实工作务实不务虚,要能沉得下身子,主动发现基层存在的问题;要融得进群众,听见他们真实的诉求;要干得了事情,做好“螺丝钉”的角色。同时,面对难题与挑战,多思考、多谋划,与困难同行,提升自己工作能力,时刻对标年轻干部的七种能力要求。珍惜与基层群众接触日子,口答民惑,手解民忧,心悟民情,在推动乡村振兴的发展中树立群众基础,扎牢根基。
把实干和创新这条最好的“标签”融入奋进烙印。青年干部是基层的新鲜血液,征途漫漫不松劲,惟有奋斗写青春。在新时代数字经济的背景下,如何搭上互联网+的快车,以电商助力农业,抓住乡村振兴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之一。年轻一代孕育着新时代的希望,要主动融入到乡村的发展中,以现代化的思想出谋划策,跳出固有思维,敢于深化“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创新,以“风物长宜放眼量”的境界扛起责任担当,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在新的一年接续奋斗,大展宏“兔”,不断擦亮年轻干部想干事、能干事的奋进标签。(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象溪镇党建办 周露林 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西屏街道党建办 徐锦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