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治 > 网评 > 正文

基层轻装上阵需要“硬约束”

2022-12-28 11:01:46 | 来源: 中廉在线

基层,是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基层干部是串联起基层治理千头万绪的“绣花针”。而为基层减负,让基层干部卸下包袱、轻装上阵,是增强干事创业激情,提高基层治理能力的重要保障。一段时间以来,形式主义之风依然存在,基层负担仍不见少。究其根本,还在于一些地方、一些单位缺失对形式主义的自觉警醒、缺乏对基层负担的真切体验。笔者认为,要真正让基层“轻装上阵”,需要有实实在在的“硬约束”。

找准落实力的“落差”。在实际工作中,有的表态多行动少落实差,一级压一级、层层喊口号,把嘴上“落”了、“说了”当作行动“实”了、“干了”;有的只顾向基层搞命令式传达,或机械性的层层转发文件,不能因地制宜、因事而异加以指导安排;有的只是选择性抓抓、象征性做做,导致基层在贯彻工作过程中不明方向、不知思路、不明所以。实际上,所谓“贯彻执行”,绝不是“随意执行”,必须经过深思熟虑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倘若仅靠“三分钟热度”,这样的迅速贯彻、立即执行,比慢贯彻、不执行危害更大。

找准满意度的“落差”。工作成效如何,群众的满意度才是最终衡量的标尺。实际工作中,有的自我感觉良好,以自我评价代替群众评价;有的闭门造车,漠视甚至拒绝来自基层的“差评”。为群众做了多少民生实事,给基层送去多少热心暖心,群众的认可度和满意与否最有话语权。只有时刻以基层的满意度、群众的认可度为标尺,才能找准自我感觉与社会评价的“落差”,以自我的不断矫正赢得基层的广泛认可。

找准容错度的“落差”。实际工作中,有的只管“挥鞭”问责,不讲条件,不讲客观,不看过程,随意通报,基层无法创新,束手束脚,生搬硬套,长此以往导致基层不敢为、不愿为、不想为。对此,要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和干部考核评价体系,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对积极干事创业、工作业绩突出的予以褒奖,对大胆改革创新的予以支持,旗帜鲜明为担当作为的基层干部撑腰鼓劲,让基层干部吃下“定心丸”,消除后顾之忧。也只有以组织担当带动干部担当、以组织作为促进干部作为,才能进一步激励基层干部争当热血尖兵、改革闯将。

为基层减负鼓劲,需要认真的精神、担当的气魄、务实的作风,从自身查找落实力和满意度、容错度等方面存在的“落差”,为基层减负找准可靠可行的现实路径,才能真正实现基层“轻装上阵”。(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马关县委组织部 顾芳铭)

责任编辑:张艺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