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11日,青海省委组织部原副部长朱治国同志与世长辞。在短暂的43年生命中,他始终做到了无愧于时代,无愧于祖国、无愧于人民。他是国家的好干部,是人民的好同志,是我们的好榜样。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青年干部应严格剖析自身,试问自己有没有达到,敢问自己有没有学到,追问自己能不能做到。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青年干部应燃青春之年华,以“梦”执笔,撰写“三有”生命答卷,铸大国之泱泱。
以“中国梦”执笔,撰写怀有“苟利国家生死以”的时代担当精神的生命答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十多年来,为实现这一梦想,无数仁人志士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愿当基石肯兜底,善当伯乐巧用人,为官清白零污染,朱治国同志勇挑时代重担,纵使前路颇多坎坷,他也一往无前无怨无悔。青年干部生逢伟大时代,历史的使命在召唤着我们,既然享受了站在巨人肩膀上的荣耀,也要勇担时代赋予的重任。青年强则国强,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干部要有大局观意识,眼界得宽,见识得广,素质得高,要将一切工作的落实完成,都当作是为了更进一步实现“中国梦”。
以“基层梦”执笔,撰写揣有“安得广厦千万间”的超然奉献精神的生命答卷。宰相必起于洲部,猛将必发于卒伍。青年干部应珍惜脚下红土,以广袤基层为舞台,扎根一线,了解人间疾苦,知晓人间辛酸。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位置偏远,地广人稀,气候恶劣,夏旱冬寒,全省4149个村庄,朱治国同志却早已走完一大半。在其位,谋其职,基层需要我们去发展,基层的百姓需要我们去支援,青年干部既然接受了党和国家的栽培,就应当我有一两力,欲先报国家。国欲兴其势,必先固其本。基层是国家发展的根本,青年干部比须放下身段,乐民之乐,忧民之忧,因地制宜发展基层,恪尽职守,无畏得失。
以“青春梦”执笔,撰写拥有“不负韶华行且知”的矢志奋斗精神的生命答卷。梦想是伟大的,实现梦想的过程更是精彩绝伦。青年干部应珍惜年少的梦想,那些为它拼命奋斗过的时光,日后回想起来,都变成了一枚又一枚勋章。21岁大学毕业,朱治国同志考录后,服从组织分配,驻扎戈壁乡镇工作,事无巨细,毫无怨言,用艰苦奋斗,填满一场青春。青春的梦想色彩斑斓,但底色永远都是奋斗,不奋斗,不青春,无梦想。所谓鲜衣怒马少年时,青年干部最具光和热,更应当珍惜韶华,以奋斗为钩针,青春为线,编织璀璨梦想。在工作中,青年干部应做到“知能善敢”,能接烫手山芋,敢做热锅蚂蚁,以此锤炼本领,增强才干。(安徽省潜山市梅城镇选调生 孙金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