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治 > 网评 > 正文

谨防“口袋党员”出现

2022-12-16 12:01:56 | 来源: 中廉在线

“口袋党员”是指组织关系转出后长期放在自己“口袋”中,没有在规定期限内到接收单位党组织报到落实组织关系的党员。当前社会,人员流动日益频繁,党员的流动性也随之增大,不及时办理党组织关系转接手续的“口袋党员”也日益增多。

“口袋党员”的存在反映出部分党员理想信念不坚定,对党不忠诚老实,有选择性地遗忘自己的党员身份、混迹于普通群众中,不履行党员义务,不服务人民群众,有的甚至妄图将党员身份视作个人利益的敲门砖,需要时拿出来,不需要时有意藏匿,拒绝履职和担当,关键时刻不能有效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如此这般,不仅有损党的形象,破坏党群关系,而且会逐渐腐蚀党的肌体,蛀蚀党的根基。

“口袋党员”的出现,究其原因,主要包括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客观方面,大多是由于机构撤并或工作单位没落实致使党组织关系暂时无处接转;主观方面,则是由于部分党员存在入党动机不纯、党性修养不够、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组织纪律涣散等方面的问题。从实际来看,绝大部分“口袋党员”都是由党员自身造成的,他们自甘堕落放任自己,在办理党组织关系转接的时候不重视,没有严格按照要求和程序及时办理转接手续,从而成为“口袋党员”。

共产党员的身份不仅是一份荣耀,更是一种使命和担当。为杜绝“口袋党员”的存在给党的形象造成不良影响,就必须标本兼治,综合施策。首先,针对由于客观原因成为“口袋党员”的,若其依然能保持自身党性不褪色,积极参加居住地或工作地的党组织活动和学习,期间又无任何不良表现的,笔者认为可以给予宽容和谅解,在主动补齐党费后及时帮助落实组织关系。其次,针对由于自身思想认识问题成为“口袋党员”的,除了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还应该积极采取措施从源头上杜绝“口袋党员”现象的发生。

例如:严格党员发展程序和要求,对于入党动机不纯、党性修养不够,企图将党员身份当作谋取政治前途或工作利益“敲门砖”的人员坚决淘汰出去;加强对党员的指导教育,常态化组织党员学习党章党规,强化党员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识;建立规范化组织关系转接流程,积极落实转接过程中的信息核实工作,实现流出地和转入地无缝对接。(云南省文山州西畴县委组织部 张克丹)

责任编辑:张艺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