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经邦,人才为要。人才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素和动力要素,不仅是脱贫致富的“领头羊”,更是乡村振兴的“生力军”。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引擎”作用,围绕敢干、实干、快干、会干,聚力打造好“三支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旺盛的“人气”支撑和“脑力”保障,真正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保驾护航。
头雁引领,选优配强村级干部队伍。基层有活力,党就有力量。在乡村振兴当中,“领头雁”发挥着极其重要的带头示范作用、引领作用,不可或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这就要求“头雁”们拥有更高的能力和水平,要做好选育和锻造工作。选优配强村级干部队伍,畅通村干部选拔任用渠道,严格按照“双强双好”标准,把好政治关、能力关、廉洁关,着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素质优良、结构合理、适应发展的乡村振兴“头雁队伍”,让选出的村干部成为带动农村改革发展的领路人。要以建优队伍为突破,以完善机制为保障,不断创新基层组织工作,引导村干部比发展、拼干劲、争位次,点燃“头雁”热情,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强雁带动,打造过硬驻村工作队伍。把驻村工作队建设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举措,打造过硬的驻村队伍,才能真正“驻”力乡村振兴。不断完善常态化帮扶工作机制,着力在干部选派、教育培训、日常管理等方面下功夫,让想干事、能干事的干部有舞台,让“强雁”带动“群雁齐飞”。驻村工作队扎根在乡村振兴最前沿,为乡村振兴输入“新鲜血液”,需以问题为导向,扎根基层,深入群众,要拿出实招硬招,提升工作效能,确保身子沉下去、工作推进好,推动乡村振兴落地有声。同时要苦练“看家本领”、争当乡村振兴“先锋兵”,在驻村帮扶一线蹲苗历练成长,才能真正做到组织满意、党员群众满意、干部本人满意。
雏雁培育,磨砺锻炼青年人才队伍。乡村振兴任务重、压力大、要求高,仅有“头雁”引领、“强雁”带动还不够,还要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基层青年干部队伍,他们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具体执行者。把加强青年干部培养作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点任务和关键环节,精准定位适岗能力提升,统筹谋划青年干部成长。按照“传帮带”原则,创新青年干部成长机制和培养模式,通过思想上心贴心传、工作上手把手教、作风上面对面带等方法,以基层治理、疫情防控、文明创建等任务为载体,把培养青年干部成长贯穿到传帮带全过程。鼓励青年一代要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继承和发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摒弃骄娇二气,像我们的父辈一样把青春热血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安徽省潜山市水吼镇选调生 余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