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治 > 网评 > 正文

坚决杜绝忙忙碌碌的“形式主义”成为潮流

2022-12-07 10:40:37 | 来源: 中廉在线

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强调,要坚决纠治影响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漠视侵害群众利益、加重基层负担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全面检视、靶向纠治,严肃查处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假作为等问题,以作风攻坚推动形成积极向上、奋勇争先的干事创业氛围。

莫让“形式主义”捆住基层干部手脚。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狠抓作风建设。四风中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已经大为收敛,但这两年,“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却屡禁不绝。尤其反映在基层治理上,因形式主义造成的基层干部负担过重、压力过大的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基层正常工作的开展。不少基层干部被反弹回潮的文山会海、过度留痕的“痕迹管理”、花样繁多的督查检查消耗了大量精力,轰轰烈烈的形式代替了扎扎实实的落实,光鲜亮丽的形式掩盖了矛盾和问题。

莫让“形式主义”啃食群众获得感。部分地方官员缺乏正确的政绩观,为美化政绩,往往会兴师动众干一些劳民伤财的事。如既有为展示脱贫攻坚成绩,将农村危房改造的墙体统一刷白,搞出个“一白遮百丑”的洋相;也有为改善环境监测数据,结果雾炮车“用力过猛”,弄成了“环保局被喷成冰雕”的笑话;还有为增强扶贫现场观摩会的效果,上演了向周边养牛户“租牛迎检”的闹剧。群众被迫成为“演员”,在地方官员的要求下,为顺利迎检而努力“造势”,闹得基层百姓苦不堪言,实际诉求无处反映。

如果不及时“刮骨疗毒”,不仅影响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还将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啃食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要想根治顽症痼疾,一方面需要“关键少数”勇于进行自我“体检”,带头转变作风,形成以上率下的“头雁效应”,做到一点一滴淬炼党性,一锤一锤敲打作风。另一方面,必须扎进制度的笼子,用好监督问责利器,对那些热衷于做表面文章、明哲保身不作为、撇清责任乱作为的行为,严肃追责问责,对浮于表面、弄虚作假的行为露头就打,加大震慑效果。(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富宁县委组织部 韦堂萍)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