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统一。梦在前方,路在脚下。自胜者强,自强者胜,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广大党员干部要大力弘扬“中国精神”,以忠贞奉献的爱国主义精神、拼搏奋进的伟大斗争精神和敢为人先的改革创新精神,为全力奔赴新征程“赶考”之路注入时代“加强剂”,实现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繁荣昌盛。
以“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的爱国主义精神,注入忠贞奉献的“加强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激昂的主旋律,始终是激励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虽久经磨难但依旧能够以雄伟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关键所在,包含着人们对国家强烈的附属感和认同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广大党员干部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将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伟业,以“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的忠贞奉献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立足本职、脚踏实地,以时不待我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责任感推动各项工作提质增效。
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伟大斗争精神,注入拼搏奋进的“加强剂”。百年风雨征程,中国共产党筚路蓝缕一路走来,深刻回答了“时代之问”,无论是在革命、建设时期,还是改革时期,我们党在应对和战胜各种内忧外患、艰难险阻的进程中,始终秉持着伟大斗争精神,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向独立自主和民族复兴。在新时期国内国际风云变幻的复杂环境下,广大党员干部要大力弘扬伟大斗争精神,秉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坚定、“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斗志践行初心使命,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拼搏奋进积极投身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践中,勇于担当、攻坚克难,在伟大斗争中实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以“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的改革创新精神,注入敢为人先的“加强剂”。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已经深深融入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蛟龙入海、北斗组网、天问探火……,改革创新驱动着中华民族博观而进取,厚积而薄发,把许多不可能变成可能,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赶考”路上,广大党员干部要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履职尽责、实干担当,把传承历史和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相结合,以“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的敢为人先精神,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姿态奋力谱写我国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张影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