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治 > 网评 > 正文

警惕干部“年轻化”异变“年龄化”

2022-08-02 10:45:35 | 来源: 中廉在线

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是优化干部队伍的战略需要,但部分地方把年龄作为选任干部的硬性条件,套公式、画葫芦,单纯以“年龄论英雄”,致使部分超龄“实力派干部”受冷落,被出局。

部分干部反映,因年龄限制,“重点培养”名单赶不上趟、踩不上点;老干部已提拔,小干部在提拔,中间干部两头爬。部分干部自嘲,“年轻化”下,只许你少年得志,不准我大器晚成,因年龄过杠,提拔无望,“激情”干部渐变“佛系”干部。

干部“年龄化”严重挫伤了一些干部的工作积极性,造成了人才的闲置和浪费。避免干部年轻化的要求被机械化执行,减少“年龄”对干部心理冲击,相关考核不妨作出调整优化。

引入“二次”竞争机制,突破年龄资历限制。借鉴公务员选拔面试模式,县市每年根据各地实际,统筹一部分领导岗位,用于提拔干部,各在职干部可通过自愿报名、模拟测试、即兴竞职演讲、实际操练等程序,通过公开“海选”,开展“二次”竞争上岗。竞赛考评通过现场评比、当场亮分方式,考评竞职者的综合分析、语言表达、解决问题能力和知识积累等情况。

设置任用年龄区间,放松年龄刚性要求。坚持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选人用人原则,破除年龄硬杠杠,探索设置干部任用年龄区间,对达到任用年限和达到退休年龄前5年内的优秀干部根据其品质、专业知识、工作经验和创新能力等条件开展选拔任用,真正做到事业为上、人岗相适、人事相宜,减少年龄“一刀切”现象,解决超龄干部不被重视、拒之门外的情况。

优化干部年龄结构,发挥各年龄段干部优势。年轻是相对概念,不同岗位对干部需求不同,县市应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和行业部门需求搭建干部梯队,设置年龄梯队后备干部库,以老、中、青三类干部比例的相对合理替代干部队伍的绝对年轻,统筹考虑、大胆启用各年龄段干部,增强中层干部特别是任职时间较长干部的干事激情和创业热情。(云南省富宁县委组织部 冯廷娇)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