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是近几年来中文网络上特别流行一个词,宽泛说就是一种无实质意义的消耗,在“万事皆可卷”的时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反弹出现公权力的“内卷”,拖累改革创新步伐,消磨党员干部前进的意志和动力,必须要摆脱“内卷”,把干部从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
“破”字当头,敢于向“内卷”“亮剑下刀”。有的地方贯彻上级要求仍照抄照搬印发“加码”文件,本来只要“一根线”,却多了月总结、季调研、年台账码出“一件衣”,发文了“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遇到上级检查,地方“加码”,干部“加班”,“织衣”造册,落实行动轻飘飘,迎检台账沉甸甸,错把“痕迹”当“政绩”。层层加码是地方落实上级决策部署不用心、不务实、不尽力的表现,也是上下级思想没有打通造成的。摆脱“内卷”减负不能停留在领而不导的会议布置、督查检查上,要通过系统的培训让干部形成减负共识,让干部知道怎么干,自觉地干,保持刀刃向内自我革命的魄力和勇气,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勤掸“思想尘”,从思想观念上铲除形式主义滋生蔓延的土壤。
“立”在其中,善于向“内卷”“步线行针”。“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是对基层工作的形象比喻。基层干部陷入“内卷式”的内耗,既有“线头”多的原因,也有“线头”打结的情况,线头太多疲于应对,线头打结遇事推诿。用好基层这根“针”,先得统筹好上面的“千条线”。上级机关要加强顶层设计,解决部门之间权责不清、交叉重叠等问题,建立“权责相统一”的权责清单制度,做到有权必有责、权责相一致、权责受监督,不能因“属地管理”向基层“甩锅”。要坚持系统观念、围绕中心大局科学统筹,做到思想融合、工作配合、力量整合,全面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精简发文数量遏制滥发、乱发,严控会议规模、次数和时间。只有理顺“千条线”,拧成“一股绳”,让基层干部从文山会海、迎评迎检中解脱出来,基层的“步线行针”才能顺畅有力。
“转”出成效,勇于向“内卷”“对症下药”。一些基层单位要求领导不熄灯、下属不关门,于是培养出一些“领导不走我不走”的“摸鱼”干部,坐班不干事,加班必晒图,周末放假与否决定周五“一天当三天用”的方法,看似勤奋的跟风,实则焦虑的“内卷”,严重挫伤广大干部工作积极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领导干部要在以身作则上见行动,在整改落实上作表率,释放出上行下效的正能量,形成开短会、讲短话、发短文的好习惯,主动带着问题到基层到一线去调研,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去找寻解决的办法。要加强工作作风建设,督促党员干部摒弃“花架子”,常做“有用功”,进一步细化平时考核和年终考核方式,将干部工作实绩和办事效率客观真实的反映出来,以实干论英雄,以实绩定进退。(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委组织部 韦大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