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新年贺词中使用了“致广大而尽精微”这句蕴含着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哲学的古语,揭示了“大”与“小”的民生治理之道。民生治理,当下社会热度最高的领域,之所以会热度高,在于民生治理工作所涉及的都是与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民生活治理工作,需紧紧围绕人民群众的需求,既要看得远、想得深、统筹全局,也要真抓实干,干出实效。
“致广大”就是要把握好“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初心。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为宗旨。在过去,先辈们浴血奋斗,艰苦奋斗,打倒了“三座大山”,将劳动人民从压迫中解放出来。而今一百年过去了,我国发展日新月异,欣欣向荣,祖国强大了,人民生活幸福,理应坚守初心,把握民生治理工作的大局,积极推进民生工作再上新台阶,真正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擘画普惠民生、共享成果、人民共建的民生治理宏伟蓝图。
“尽精微”要焦聚人民的需求,落实到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在过去,群众办事流程繁锁,佐证材料难以提供;部门办事窗口多,群众来回跑;办一件事,反复多次填写信息等都是群众日常办事所遇到的难题。近年来,政府实施简政放权政策,优化政府职能机构,紧密围绕人民需求,将优化公共服务落实到细微处,现如今,群众办事简化了,时间大大缩短了,办理方式也更加简便,处处章显人文关怀,在民生大格局中,补齐落细小短板。
“尽精微”要在“细枝末节”上做文章,在大格局之下,于细微处补齐民生短板,切实提高人民群的获得感、幸福感。作为干部的我们一要主动沉下身子,到群众身边去,倾听百姓心声,做老百姓的知心人,了解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追根溯源,找到症结所在,从根本上一次性解决问题;二要关注群众生活的每一件小事,设身处地站在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谋划工作,让政策更接地气、更具人情味;三要我们每一个人立足自身岗位,奋力拼搏,全心全意地为群众服务。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为小事者,难以成大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群众的一桩小事,是构成国家,集体大事的细胞,小的细胞健康,大的肌体才会充满生机与活力。”因此,在民生治理大格局中,要“尽精微”,再小的事,放在百姓身上就是大事,必须认真对待,只有切实解决好老百姓的每一件小事,方能统筹全局“致广大”。(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双溪街道 兰金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