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治 > 网评 > 正文

不要“显官气”得要“接地气”

2022-07-19 14:41:13 | 来源: 中廉在线

官气,可不是个什么好东西,因为它让人民群众十分反感,也是我们党历来坚决反对的。毛泽东同志曾说过,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也曾告诫党员干部要做老实人,要夹起尾巴做人,就是要求党员干部放下架子,甘当小学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到地方考察时,在农家小院与农户一起拉家常,打着雨伞、挽起裤腿冒雨考察……这些“细节”充分彰显出总书记十分平易近人,尽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本色,率先垂范为广大党员干部作出了表率。

然而,时下有些干部“官气”十足,“官架子”摆得令人“羡慕”,工作生活都要讲究“行政级别”、“接待规格”和“上下关系”等等,一有机会,就会把自己的“官气”表现得淋漓尽致——公文包要人提,车门要人开,到基层调研要人安排好顺眼路线……这些干部,自以为很“威风”,很有“面子”。用这些所谓的官之“面子”来装饰自己,抬高自己,展现自己,好像显得很威风,很受人敬重,其实这是打肿脸充胖子,表面威风,实质被广大基层干部群众打心眼里瞧不起。

官威也好,官气也罢,都是心虚无能的表现,这类人无不是墙上的芦苇,山间的竹笋,群众基础根底浅,做人学问无从谈,怕难以服众,只好以“官气”作虎皮,掩饰自己的无能以唬人,他们也只能以“官气”来为自己支撑局面,否则他们觉得官不好当,日子不好过。这也是党的宗旨意识淡薄的表现,这类人当了官以后,便认为自己已经是“官老爷”了,在基层群众面前,不摆出点“官气”来行吗?他们忘了自己手中的权力是谁赋予的,谁才是真正的主人,他们可能不知道,越想当“官老爷”的人,人民群众越是不会答应,组织上也决不会允许。

我们不能小看“显官气”之流,以为那只是形式上的东西,没什么大碍。殊不知,“显官气”是典型的官僚主义作派,严重伤害了广大群众的感情,拉开了党群干群之间的距离,堵塞了党和政府“纳谏”的言路,消弱了党长期执政的群众基础,因此,广大党员干部都应旗帜鲜明地加以反对。

不要“显官气”要多“接地气”,就是拆除横在党群干群之间的那堵“无形之墙”,卸掉“官位”的虚假庸俗包装,还党员干部的一个本色——人民公仆本色;还党员干部的一个形象——亲民爱民形象。广大党员干部,只有不去“显官气”,才能了解民情,汇聚民智,赢得民心。

不要“显官气”得要“接地气”,说难也不难。首先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增强个人党性修养,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其次要对人民群众保持敬畏之心,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正确认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在思想上敬重群众,在感情上亲近群众,在工作上服务群众,真正做到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策于民。最后要保持谦逊,低调做人处事。始终坚持人民至上,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记自己就是人民的公仆。对手中权力要保持清醒的认识,不可陶醉于权力地位,更不能用权力地位“显官气”。否则,即使“官气”摆得再大,最终必会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唾弃的“过街老鼠”。(云南省威信县委组织部 黄开团)

责任编辑:辛馨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