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上一所名为“河南传媒大学”学校被曝盗用其他高校官网信息,实际为“野鸡学校”。据相关媒体介绍,该“学校”官网内除了现任领导栏目外,不少内容均直接抄袭自广西艺术学院官网。事后,河南省教育厅工作人员表示,在河南省内从未听说过有一所“河南传媒大学”。当前,正是高考学子填报志愿时期,十年苦读只为梦圆大学,然而,“野鸡大学”的出现无疑伤害了众多追梦学子。
摧毁学子美好人生。学子因误填报“野鸡大学”被录取,丧失了报考正规大学的机会,进而失去了受到公平教育的机会;在“野鸡大学”中,学子无法获得符合标准的师资力量授课,无法学习到“达标”知识,无法利用到良好大学教育平台实现价值;毕业后,学子们无法得到教育部门认可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最终导致无法得到社会的认可而难以找到令人满意的工作,甚至,阻断了部分学子想要继续深造的梦想。此外,就读“野鸡大学”的数年,浪费了学子们美好的青春,其危害不可估量。
打碎家长望子成龙梦。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加之一些家长不具备辨别“野鸡大学”的能力,导致自身被“野鸡大学”虚假招聘宣传利用。一方面,向“野鸡大学”,支付巨额学费,带来家庭较大经济负担;另一方面,因孩子就读“野鸡大学”后,得不到国家社会的认可,给家长带来沉重的精神负担。其次,还可能因孩子毕业后无法较好实现自己人生价值进而无法在社会上较好立足担忧,从而造成严重心理负担。
破坏国家教育制度。“野鸡大学”的存在,本身就是违法的。通俗的说,举办“野鸡大学”就等同于欺骗诈骗。无论是从培育学子成才还是国家法律法规角度来讲都是不允许的。然而“野鸡大学”,依靠“模仿”国家正规大学校名等内容,投机取巧,伪装自己,欺瞒学子和家长,获取不义之财。剥夺了原本能够到正规大学读书的学子受到良好教育的机会,严重破坏了国家的教育制度,破坏了教育的公平性、合法性。
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打击整治下,“野鸡大学”已鲜见,但仍难免出现“漏网之鱼”,学子们更要擦亮双眼,慎重填报志愿,警惕“野鸡大学”,千万莫让其钻空子。(郭云峰 贵州省镇远县江古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