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进行第四十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反腐败斗争关系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是一场输不起也决不能输的重大政治斗争。要始终把反对腐败作为我们党长抓不懈的重大政治任务,提高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能力和水平,全面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
反腐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三者相互融合、环环相扣,不敢腐是前提,不能腐是关键,不想腐才是根本。只有解决了“不想腐”的动机问题,才能从思想源头上消除贪腐之念,实现“不敢”“不能”的升华。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时始终保持自我革命的定力,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树立公私分明的价值取向,涵养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构筑完全发自内心的、内化为信仰的“不想腐”的精神长堤。
心存大志、信仰坚定,为“不想腐”夯实信念根基。中国共产党是有大志向、大格局、大气魄的政党。1921年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旗帜鲜明地提出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就坚决提出要带领无产阶级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当时的中国社会,北洋政府政权在握,出席中共一大的13名代表皆是手中没有一兵一卒,没有一枪一弹的书生,然而红船上共产党的气魄足以翻江倒海,开天辟地!崇高的理想信念,锻造精神品格,指引人生航向。古代胸怀“修齐治平”“报国安民”政治理想的清官廉吏,不为外物所累,即使身处黑暗,也能涅而不缁、正气凛然。写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豪迈之作的范仲淹,心存大志,超然物外,对物质的要求如庄子《逍遥游》所言“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谋大者不计小利,志远者无私无畏。我们要牢记“国之大者”,不以一己之私踩踏红线,恪守“不贪、不拿、不占”的从政底线,蓄志前行、一心为公,把“小我”融入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以一身铮骨、两袖清风彰显共产党人的精神品质。
防微杜渐、禁于未然,为“不想腐”关紧贪欲闸门。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发现一起惩处一起,绝不姑息,起到了“诛一恶则众恶惧”的震慑效应。在党中央坚决打击腐败的高压态势下,一些人认为只要不犯大错、不收巨款,就算不得贪腐,其实这种想法是极其危险的。正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微腐败”也是腐败,这种大贪没胆小腐不断的“腐败蚁穴”现象伤害社会公平,破坏社会秩序,最为老百姓所反感、痛恨,实在不容小觑。党员干部要有警惕性,给“小贪”“小恶”念起法治的“紧箍咒”,坚持“不以恶小而为之”,从源头上切断“微腐败”的思想根源;严于律己的同时,更加强对亲人和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和约束,恪守“将教天下,必定其家,必正其身”“莫用三爷,废职亡家”的古训,谨防各种诱惑和“围猎”,坚决防止“一窗不补,百窗必破”的“破窗效应”。
正德修身、赤城为民,为“不想腐”注入情感动力。为民造福是古今仁人志士清廉自守的内在动力。孔子提出“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尚书》提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清代郑板桥写下“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爱民诗句,“民为本”的思想源远流长。中国共产党人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除了人民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坚定的人民立场、深厚的为民情怀,是“打铁必须自身硬”的鲜明底色,也是我们党自我革命的强大动力。只要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就能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就会志存高远,远离腐败。只要保持与人民群众的共情能力,就能如被誉为明万历年间天下“三大贤” 的吕坤那样“悯其饥,念其寒,谁不可怜子女”,做到急百姓之所急,想百姓之所想,解百姓之所难。焦裕禄、孔繁森、杨善洲、郑培民等无不是这样廉洁为民的干部,年轻干部要以他们为榜样,永存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勤办利民之事。
中国共产党人为的是大公、守的是大义、求的是大我,要坚定理想信念、塑造崇高品格、涵养为民情怀,筑牢不想腐的精神堤坝,做可托付、敢担当的好干部、好党员、好公仆。(中共四平市铁西区委组织部 焦丽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