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一过,全国仿佛开启了加热模式,本该七月开始的蝉鸣也早早响了起来。恰逢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次集中学习时强调,要加深对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认识,提高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能力和水平,全面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作为青年干部,让我们一起从蝉声中读取“不腐”密码,厚植廉洁沃土,做清正廉洁的“鸣蝉”。
细读蝉之“厚积”密码,充实“不腐”信念。蝉蛹往往埋于地下,经历冰霜雪雨、严寒酷暑,短则两三年,多则十数年,待积累了足够力量,再一举破壳破土而出,顽强的爬上树梢成就蜕变。正如青年干部之初任,往往起于微末,长于历练,成于坚持。理想信念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强调,“要加强年轻干部教育管理监督,教育引导年轻干部成为党和人民忠诚可靠的干部。”只有在初到工作岗位就秉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在学习中锤炼“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理想信念,不断在实践中接受政治历练、组织考验,才能始终保持清醒的精神状态,筑牢拒腐防变的根基。
细读蝉之“不享”密码,坚持“不腐”操守。晋陆云在《寒蝉赋》中称蝉“黍稷不享,则其廉也”。也就是说不接受他人的馈赠的钱财礼物,不让自己清白的人品受到玷污,就是廉洁。青年时代本是最积极向上、阳光进取的时期,然而一些年轻干部因为缺乏自律,或爱慕虚荣,或热衷攀比,或贪图享乐,或嗜好不良,最终在诱惑面前一败涂地,跌入违法犯罪深渊。对比蝉“黍稷不享”的操守,青年干部更应该从扣好廉洁从政的“第一粒扣子”开始,时刻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严格遵守《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和中央“八项规定”,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常怀敬畏之心,擦亮“不腐”底色。
细读蝉之“执着”密码,成就“不腐”共识。短文《蝉》中这样写道:“曾这样问:何必聒聒?那只不过是夏天罢了!朋友说:知道吗?它等了17年,才等到一个夏天。就只有这个夏天,它从泥土中出来,从幼虫成长过来。等秋风一吹,它的生命就完结了。”这是蝉的“执着”与“不屈”,也是蝉的“坚守”与“担当”。蝉尚且如此,何况我们青年干部呢?权力是一把双刃剑,我们一定要时刻摆正自己的位置,牢记权力越大,为人民服务的责任就越大。从人民群众的“小事”做起,切实把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不忘初心,不辱使命。(山东威海荣成市委编办 张晓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