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治 > 网评 > 正文

涵养“三颗心”促己“不想腐”

2022-06-24 14:39:12 | 来源: 中廉在线

中共中央政治局6月17日下午就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进行第四十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加深对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认识,提高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能力和水平,全面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对于党员干部而言,提高一体推进“三不腐”的能力和水平,首在涵养“三颗心”,促使自己“不想腐”,始终做到秉公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为民用权。

涵养一颗“进取心”,护好不想腐的“发动机”。进取心是一个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精神动力。实践证明,只有一心想着为民奉献、积极进取的干部,才能在廉洁奉公中创造出非凡业绩,成为党的事业向前发展的实践者和推动者。如果没有不想腐的思想和行动自觉,再强烈的进取心也到头来也是“纸上谈兵”。衡量一名干部是否有进取心,还是要以实践为检验标准,就是要看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是否廉洁奉公,特别是要在其位、谋其政,在其岗、尽其责,自觉在廉洁自律中为党为国为民建功立业,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

涵养一颗“敬畏心”,系好不想腐的“安全带”。古人云,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众所周知,权力是把“双刃剑”,荣辱皆在“弹指间”。对于党员干部而言,手中或多或少都握有一定的权力,权力如果用对地方,则是干事创业的“大舞台”,助力自己实现人生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结合。反之,则会让自己陷入万劫不复之境,既害己害人,又害家害国。新征程上,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应永葆对权力的敬畏之心,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在敬畏组织、敬畏群众、敬畏纪法中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涵养一颗“平常心”,打足不想腐的“镇定剂”。保持平常心,不是提倡安于现状,而是要在挫折、得失、进退面前,能真正保持一种平和豁达的心态。纵观那些违法乱纪的干部,大多是因为心理失衡后,慢慢滑向违法犯罪深渊的。俗话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人生有得必有失。那么,广大党员干部又该如何正确对待名利地位呢?正如于右任先生所言:要 “不思八九”,“常想一二”,才能人生“如意”。每一名党员干部在个人名利得失面前,都应保持一颗平常心,学会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和分析名利得失。倘若热衷于争权夺利、心为物役,只会让自己心理失衡、徒增伤悲,严于律己、克己奉公这些更是无从谈起。(云南省威信县委组织部 黄开团)

责任编辑:辛馨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