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治 > 网评 > 正文

坚守健康码使用初心,巩固抗击疫情宝贵成果

2022-06-24 13:46:49 | 来源: 中廉在线

健康码是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一环,健康码设计初心是利用大数据进行科学精准防疫,设计颜色巧妙用交通通行的红、黄、绿三种颜色来赋予健康码,使大家容易掌握其意义。健康码的使用能最大程度上降低疫情扩散的风险,还能在第一时间将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尽可能减小疫情对普通公民生活造成影响,是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和科学精准防控疫情最关键的技术手段之一。但“人在家中坐,红码天上来”、“从没去过疫区,健康码突然变红”等情况接之而来,健康码被赋“红码”这类事件引出了健康码使用的误用、滥用问题、使用监管等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让健康码的应用更加规范。

(一)构建健康码统一法律监管。目前法律关于健康码的规定不完善,健康码管理主体的不明确,导致健康码监管出现空白,容易出现违法处理个人信息的结果。因此,要加强对健康码的赋码机制的监管和统一标准的制定,明确健康码管理主体,提高健康码人为干预门槛,提高人为直接修改健康码信息层级,建立数据信息溯源机制,确保责任可追溯。

(二)严守健康码使用范围边界。作为疫情时期的特殊产物,健康码的使用是用于查验使用人风险等级状态,是日常出行的必备通行证,是社会维稳码,当大量的敏感个人信息泄露,当绿码不再指代“低风险”,红码不再指代“高风险”,这便侵犯了他人利益,也对整个健康码系统的公信力造成冲击。因此,健康码的使用要严格遵循法律中目的正当、最小够用及安全保障等原则对个人信息进行收集和利用,只将健康码风险评估需要的数据信息纳入收集范围,明确健康码的相关信息仅用于疫情防控,并且收集、处理健康码事务的工作人员要做好保密工作,严防健康码使用者信息泄露。

(三)加大健康码信息互通互认。现阶段各地健康不统一,信息未实现互通互认,常常出现群众因信号漂移等被赋码后无法及时改码、无端被赋码的情况,这使得群众产生健康码可信度产生质疑,这是一种破坏防疫工作、侵害公民权益的行为。因此,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层面的信息互通,逐步建立由省级疫情防控平台到国家进行统筹和统一管理的监管框架,各州、县仅负责数据收集、汇总、上报,无对健康码进行赋码的权限。

总而言之,“健康码”是当下疫情防控的重要举措,值得点赞和借鉴。但同时也要规范“健康码”管理机制、配套制度,这无疑令人期待,更希望能够推而广之。(贵州省锦屏县偶里乡人民政府 吴兰萍)

责任编辑:张艺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