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治 > 网评 > 正文

干部“拒绝提拔”必须重视

2022-06-21 13:56:19 | 来源: 中廉在线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对于一名党员干部而言,组织的提拔不仅是对自己的信任和期待,也是个人成就事业的新平台,应该是一件好事。但是,当前个别地方少数基层干部却想法设法“拒绝提拔”“不想晋升”,部分县乡中层干部岗位出现人才不足、青黄不接的“怪现状”,这种反常之举确实值得我们反思。

剥开现象看本质,基层干部拒绝提拔,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少数基层干部理想信念缺失、责任担当意识不够,极易滋生“不想为”的逃避心态。二是繁重的基层工作负担与少数基层干部的生理心理健康问题、家庭因素的矛盾共同催生“不敢为”的畏难心理。三是职位晋升和个人能力素质难以适应,极易引发“不能为”的“本领恐慌”。四是组织部门人事部门未能及时掌握基层干部思想动态,忽视个人意愿与组织意愿的协调统一,贸然提拔导致双方“意愿脱钩”。

拒绝提拔貌似个人问题,实际上这既是对党的组织纪律的挑战,也是对“党管干部”原则的破坏,在影响基层政治生态的同时,也导致中层干部后继乏力,极大地影响了基层工作的有效开展。各级党委和组织人事部门应高度重视,综合施策,精准治理,切实破解少数基层干部拒绝提拔使用的难题。

一是强化党性意识,激发基层干部担当作为的内生动力。强化基层党员干部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培养,自觉接受组织安排和纪律约束,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督促基层干部时刻苦练内功和增强本领,在矛盾问题和风险挑战面前敢于和善于斗争,敢担当善作为,把基层工作视为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二是改善工作环境,不断提升基层领导岗位吸引力。要切实推进基层减负,改善基层工作环境,改善基层干部待遇,切实提高广大基层干部的经济和政治待遇,优化基层干部薪酬激励结构,拓宽和畅通基层干部晋升渠道,为优秀的基层年轻干部提供更多的职业发展空间和晋升机会。三是加强人文关怀,激发基层领导干部干事创业的活力。健全实施容错纠错免责机制,让敢于担当的领导干部消除顾虑、卸下思想包袱轻装上阵。要构建和优化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关怀等正向激励体系,从根本上减少或杜绝基层干部拒绝被提拔的反常现象。四是优化选拔流程,尊重考察提拔对象的正当权利。在强调“党管干部”和“个人服从组织”原则的同时,尊重和维护考察对象的正当权利,充分考虑干部的个人意愿和职业发展规划,提升干部选拔制度的民主化、现代化和科学化水平,尽量实现组织意图和个人意愿相统一,避免出现不想当领导的人被“赶鸭子上架”。唯有如此,才能持续壮大基层治理的主力军队伍,让更多基层干部真正想干事、干成事、能干事。(海南省东方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任启宏)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