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党支部是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是党“神经末端”战斗力的基础,是直接服务群众、面对群众最前沿的“红色堡垒”,在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中,如何全面提升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水平,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是党建材料完善的问题。针对有些村党支部执行组织生活制度不严,日常学习和组织活动相关材料胡编乱造、弄虚作假的问题。上级党委要定期组织开展自查,认真查验近年来各类党建工作档案是否存在“记录时间错乱”“代替签名”“组织生活记录与党员学习记录不相符”“学习笔记随意誊抄”等造假现象。要切实加强对基层党支部工作的领导,严格履行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加强督查检查,针对党建材料造假问题集中开展专项督查,确保党建资料“货真价实”。
二是整治“两张皮”的问题。针对“业务是务实,党建是务虚;业务是中心,党建是边缘”的错误认识,要大力整治基层党建业务“两张皮”问题。首先,要用党建确保正确方向。各村党支部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建立政治前置把关制度,凡重大事项由党支部就政治方向、政治要求等进行审核把关。其次,要用党建培养骨干力量。各村党支部要切实加强党员、干部、人才“三支队伍”建设,实施队伍建设工作项目。再次,要用党建搭建工作载体。各村党支部要认真召开党员大会和支委会,讨论研究支部重要工作、重大事项和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最后,要用党建提供组织手段。各村党支部要正确运用干部培养推荐、考评管理、激励奖罚、组织处置等手段,激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推动中心任务圆满完成。
三是工作不规范的问题。针对组织制度落实不严格、组织生活开展不规范等问题。首先,要加强组织关系管理。各村党支部要开展党员组织关系定期排查,健全完善防止党员失联工作机制。改进党员活动管理。建立完善严格考勤、检查评估、量化评星、谈话提醒等制度和党员“政治档案”,督促党员自觉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其次,要创新组织生活形式。探索开展自主式、开放式、互动式党组织生活。把组织生活与“智慧党建”、业务工作有机结合。再次,要强化分类指导。结合各村党支部特点,按照“五个基本”要求,强化分类规范,推动支部组织生活更加贴近实际、取得实效。最后,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当地村党支部中选树推广一批严格执行党的组织生活制度的基层党支部和可学习、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发挥典型引领作用。(内蒙古化德县委组织部 李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