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就是一名农民子弟,面对种源“卡脖子”问题,祖祖辈辈在黄土地间耕地选种,摸索种子的脉搏。
技术是核心,推动种源产业创新发展。种源的产业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我们可以利用生物技术引入某些优良基因,改良传统种子的基因品质,培育转基因新型种源,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品质与营养;我们可以借助大数据信息技术优化种源信息资料的收集汇总渠道,加强国家种源数据库建设,保证种源数据库的质量与安全,便于科研探讨与信息共享合作,加快种源科研成果转化。
人才是关键,促进种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种源的产业发展离不开科研人才团队建设。我们需要引进种源科研高层次人才,培养高学历科研人才,加强科研团队与专家学者之间的交流探讨,提升科研人才的研发创新能力,塑造一支极具创造力、凝聚力、执行力的顶尖种源科研团队;我们需要加大研发经费投入,改善科研人才的薪酬待遇,保证科研人才的产权保护,确保科研人才不流失,为种源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制度是保障,助推种源产业健康发展。种源的产业发展离不开法律制度的法治保障。随着新《种子法》的颁布实施,虽然扩大了种源权利的保护范围与力度,完善了种源侵权的民事赔偿标准与行政处罚制度,但我们国家仍然亟需修订与新《种子法》相配套的行政法规、地方法规,加快形成以新《种子法》为核心的法律制度规范体系,为我们的种源安全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我们的执法机关与司法机关也需增强维护种源安全的工作责任感,建立建全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加强种源成果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强化涉嫌种子犯罪的惩处力度,有力保护种源产业研发者、生产者、实施者的合法权益,运用制度导向激发种源研发创新活力。(杭州西湖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王伟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