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每逢五月至九月,南方各省份都会受到区域性洪涝灾害,长江流域地带情况更为严重,不但影响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更是间接影响了国家经济长足发展。光是2021年的南方洪灾和河南的“7.20”洪灾所造成的损失就不可估量。尽管国家近年来在防灾救灾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下足了功夫,损失得到缓解,但在基层来说,洪涝灾害还是直接威胁着地区安全,防灾救灾工作仍然存在突出短板。
宣传力度不够,群众安全意识不强,无法很好做到事前预防。事实上由于现在通讯技术的发展和卫星监测面的全覆盖,在每次暴雨来临前相关安全部门都会提前下发通知至镇、村、组。但是由于在家群众大多是老年人为主,文化水平有限,安全意识不足,导致他们对一些提前的安全通知不以为然,又或者一些干部不认真履职尽责,没有第一时间将通知宣传到位,使得广大农村群众没有提前做好避灾准备,故而灾难来临时遭受财产损失。
应急队伍专业性不够,抢险能力不足,无法很好做到事中处理。“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干部往往都是身兼多职,所以大部分地区组建的应急抢险队伍都是村干和基层干部组成,尽管平时也会组织一些应急演练,但最终水平有限,在洪涝灾害来临时还是无法做到快速反应和有效救援。
防灾救灾资金投入不足,应急物资短缺,无法很好做到事后处理。近年来,国家愈发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每年都会投入大量资金充实地方防灾救灾工作,但是层层分拨之后到基层也所剩无几,当洪涝灾害处理过后,如何保障好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跟灾后重建才是重点,但由于物质的短缺,无法平衡生活与发展两者关系,从而降低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杨尧 贵州省镇远县江古镇水利站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