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推荐评选工作的通知》,这不仅反映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取向,更深的内核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有的干部就像臧克茂在《有的人》中所描述: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从甘做人民的“樵夫”的廖俊波到扎根泥土懂人民的黄文秀,再到抢险冲锋在前的李夏……这些公务员之所以能够赢得人民的认可,是因为他们走在一线,干在一线,奉献在一线,让群众真真切切的看到成效,得到帮助,感到温暖。
在一线知民心。“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如何察深察实,不能高高在上、纸上谈兵,而是要深入一线,一线有最广大的群众,那里有最真实的心声。“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到一线调研是知民心的重要法宝,也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毛泽东就是在一线的调研中,倾听大量的群众心声,方对中国的现实问题有了深刻的理解,写出了《寻乌调查》《兴国调查》等一系列调查报告,对后续的革命事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广大公务员要多到田间地头,多进工厂车间,多沾些一线的“泥土气”和“汗水味”,这样才能真正读懂“民心”这本无字书。
在一线解民忧。“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一线工作往往繁琐细碎,充满“棘手事”“矛盾窝”,从餐桌的“菜篮子”到出行的“车轮子”……“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把每一件民忧的“小事”办好就是一件大事,就是去民之患,解民之忧,也正是由于这一件一件的“小事”才积累起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广大公务员在一线工作中要善于从小处着手,做到严谨细致,只有把耐心和细心投入到群众的忧心事、烦心事、操心事中,才能真正走进人民心坎里。
在一线助民富。治国之道,富民为始。习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致富不致富,关键看干部,尤其是一线的干部,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离不开成千上万的一线工作队和扶贫干部,而如今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我们正奋力迈进,需要每一位基层公务员强化责任担当,积极调动一切资源,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拿出一批改革创新的新招、推动共同富裕的实招,让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韦志远 浙江省诸暨市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