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期间,与乡亲们说道,中国共产党执政,就是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一步步向前推进,全心全力把老百姓的事一件一件办好,让老百姓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回顾习总书记的四川之行,令人印象最深的还是一个“心”字,字里行间,满满地都是党对人民群众的关心,体现出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作为党员干部,我们当从追寻习总书记的足迹中领悟习总书记的“心”期待,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并内化为推进海南自贸港建设的行动自觉,奋力走好新时代的赶考之路。
领悟“枝叶关情”的为民心。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灾区的受伤群众,关心灾区人民的生产生活,关心粮食生产,关心乡村振兴,关心乡村卫生体系建设等,此般种种无不是在为群众着想。民生福祉无小事,一枝一叶总显情。领悟习近平总书记的为民之心,就是要以百姓之心为心,以百姓之梦为梦,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时刻把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雪中送炭、纾困解难,切实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盼、我有所为。通过一项项实打实、暖民心的惠民举措,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惠民实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领悟“廉以传家”的传世心。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在四川之行的“三苏祠”中再次谈及“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遗产”。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国一体,家国相通,见微知著小亦重。《周易》亦载有“正家,而天下定矣”。家庭作为社会“细胞”,其家风家教建设既是家事,也是国事,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健康成长,还影响着党风政风民风,更是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繁荣发展。如先贤所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作为党员干部要把“修身齐家”作为必修课,当好表率,谨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以勤养志、以俭养廉、不慕奢华、知足常乐,以优良家风涵养好的作风,引领向上向善的党风政风民风,让优良家风源远流长、薪火相传。
领悟“福泽后人”的保护心。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保护生态环境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习近平在三江口考察时嘱托,要树立上游意识,坚定不移贯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方针,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守护好这一江清水。习总书记一句话中三次提到“上游”,树立“上游意识”不仅是对长江上游各省市的要求,更是对全国生态环境保护提的要求。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人民群众最实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作为党员干部要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之心,始终坚持保护生态,绿色发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关系,贯彻落实好“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实际行动做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作为海南自贸港的党员干部,更要结合习总书记对海南“以生态立省”的要求,切实修复“生态伤痕”,强化生态根基,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保护好海南青山绿水、碧海蓝天这一最大“本钱”。(王博欧 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