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刚过,就迎来了高考。每年的高考作文都会引发热议,今年也一样。随着第一科语文的结束,全国高考作文题目展现在了大众面前,成为热议焦点。有网友感慨看完考题后恨不得立马学习,否则担心自己以后出现与小辈交流困难的情况。
但其实拿全国甲卷和新高考Ⅱ卷来说,材料选择与教材内容有着密切关联。全国甲卷的写作试题“大观园试才题对额”和新高考II卷的信息类文本阅读“《红楼梦》的翻译”,没有直接考查《红楼梦》相关的知识内容,即使没有读过原著也可作答,但通过教材中《红楼梦》选篇的学习或对“整本书阅读”的研习则能更好理解试题材料。
同样全国新高考Ⅰ卷,“本手、妙手、俗手”三个围棋术语,中间也有层层递进的内在逻辑。只有打牢“本手”的基础,才会有“妙手”的创造。某种意义上说,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就是跨越的生动例证。
全国乙卷作文围绕“北京:双奥之城”组织信息,从两次奥运比赛成绩到两次奥运举办时的综合国力,多方面呈现体育精神、社会进步、科技创新和国家发展。试题以表格和数据形式,直观呈现我国综合国力的跨越式发展,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引导学生体会冬奥精神的深刻内涵,体会奥运会成功举办背后的国家力量和制度优势,将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
2022年高考语文命题在“改变相对固化的试题形式,增强试题开放性,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等方面继续探索,使用新题型,扩大试题的开放性与灵活度,进一步降低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的得分收益,引导学生认识到低效的学习方式只会带来无效压力和负担。
高考作文要从考察表达能力和检验认知水平、逻辑思维的角度考量,年年立意新颖却贴合实际。难,却依旧有满分作文的出现。高考作文必不可少、价值显著。紧跟时事,亲眼见证时代的发展,高考作文是现代生活的写照,亦是引导莘莘学子关注时代、关切社会,继而担起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的指南。
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反复的疫情,给高考的组织工作造成了挑战。考试环境或许会发生变化,备考流程或许会有些调整,但天道酬勤的信念始终如一。时间从不辜负对拼搏者的允诺,汗水从不吝啬对奋斗者的褒奖。十几年寒窗苦读的年华,必然会化作难忘的记忆。这段“攀登人生知识水平巅峰”的宝贵经历,注定将受用一生。
芒种打火夜插秧,抢好火色多打粮。在老人眼里,芒种对于农作物收成有很好的预测效果,高考的到来,天空都已泛晴,相信万千考生早已做好了准备,挥斥方遒,丰收自己的“芒种”。(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县羊坪镇人民政府 黄雅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