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国家安。”基层是国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神经末梢”,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必须提升“三力”,才能不断增强基层治理能力,推动国家治理成效的不断提升;才能切实把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放在首位;才能不断提升为民服务的能力,提升群众的满意感。
以行动提升基层党员干部的执行力。基层党员干部是国家政策的最终落实者,也是政策的直接执行者,基层党员干部的执行力强不强,是推动基层治理的关键。要增强基层党员干部的政治执行力,这就需要以服务为出发点,以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为目标,强化责任意识,让党员干部沉到一线,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要强化党员干部的日常党性教育,用理论知识武装头脑,通过党性教育将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深入党员干部的内心,使党员干部将学习方针政策、宣传方针政策、落实方针政策作为自己的责任与担当;要不断完善基层考核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党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增强党员干部的执行力,更好的服务群众。
以服务提升基层治理的服务力。基层治理是一项很棘手的工作,一旦出现问题就会被群众批评和不信任,因此基层作为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群众的满意是基层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口说千遍,不如行动一遍。基层党员干部必须要耐心服务群众,守初心、担使命,主动办实事,入户问需求,上门送温暖,不但要有服务的行动,还要有服务的质量,服务的温度。为群众提供实实在在的便利,为群众解决实实在在的困难,用真心真情为群众服务,以枝叶关情的服务观念,耐心沟通,解决群众诉求,得到群众理解,这些不正是提升群众满意感的关键地方吗?
以党建引领提升基层战斗力。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在实践工作中,干事创业的关键在于党员干部,要培优配强一支敢于直面困难、勇于担当的党员干部队伍,充实基层治理骨干力量,不断优化党员干部队伍。只有一支听党指挥、敢于碰硬较真的党员干部队伍,才能在新时代的浪潮中面对汹涌的激流;才能对群众的急难愁盼提出好的解决措施;才能在基层实践斗争中经受住风雨的洗礼和淬炼;才能真正发挥出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真正做到为民办实事,提升基层治理的战斗力。(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县羊坪镇人民政府 杨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