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条件下乡村振兴急需思想上的“领头雁”、经济上的“领头羊”,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对乡村振兴提出了若干意见,其中明确提出要“积极发挥新乡贤作用”,乡贤是一个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当代先进文化的杰出代表,他们熟悉本地各方面的情况,贴近百姓,深得民心,在家乡有人望,有引导力和号召力,应积极引导“乡贤”群体在乡村振兴中支持家乡产业发展、乡风涵养、提升治理水平等方面发挥作用。近年来,三洲镇突出乡贤能人效应,以“畅通各类人才作用发挥”为抓手,积极搭建多元化的乡贤参事平台,培育乡贤群体,将更多在场乡贤聚起来、在外乡贤引回来、潜在乡贤找出来,探索出一种新型“引才、育才、用才”的用贤模式,为家乡振兴事业发展献计出力。
一是搭建“乡贤+产业发展”平台,用贤引力促发展。加强乡贤联系服务工作,紧紧抓牢乡贤反哺桑梓的赤子之心,着力找准乡贤个人发展与村庄发展契合点,引导乡贤带人才回乡、带项目回归、带资金回流,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如三洲村依托乡贤带浙江客商沈树朝回乡,流转荒山3200余亩,成立省重点企业丰盈生态美丽农场,打造丰盈百果园,把昔日的火焰山变成了如今的花果山。农场每年支付村委租金2万元,向当地劳动力提供50余个就业岗位,并积极带动本地百姓种植杨梅、脐橙、红美人、葡萄柚等高价水果,走出一条致富之路。又如小潭村乡贤张炳长发挥“现代愚公”精神,主动回乡融入乡村振兴,发挥自身设计专长,带回资金300万余元,将老宅改造成“古风古韵+现代景林”双元素的特色乡村民宿——潭野小筑,进一步盘活了农村闲置资源,填补了乡村旅游高质感住宿的供给空白。再如三洲村通过乡贤引进三洲月亮湾趣玩园项目,着力打造集生态亲水、娱乐休闲为一体的生态型户外拓展基地,截止目前,项目已投入400余万元。
二是搭建“乡贤+社会治理”平台,用贤引治强治理。充分发挥乡贤的亲缘、人缘、地缘优势,充分发挥乡贤领导才能和管理专长,组建各类“乡贤工作室”,通过各种形式、手段参与乡村治理工作,帮助建立和完善各类规章制度,打开“乡贤不闲,治理不难”的社会治理新。如2019年初,丘坊村乡贤齐心协力在村内创办“爱心课堂”、建起图书馆,聘请老师为孩子提供课后辅导,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特别是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又如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三洲籍乡贤们积极主动投身到家乡疫情防控中,捐赠各类防疫物资、带头落实各类防疫措施,助力三洲防疫期间社会安定稳定。再如积极推动“乡贤+网格化”管理模式,对于难以调解的矛盾纠纷交由网格内乡贤进行化解,累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50余件,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三是搭建“乡贤+乡风文明”平台,用贤引德塑乡风。坚持用乡贤们的嘉言懿行、好人好事来引领社会文明美德,注重培养宣传成长于乡土、奉献于乡里的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为乡村群众注入精神食粮。如三洲村移风易俗理事会向村民提出“喜事廉办、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小事不办”的倡议,乡贤们自觉带头、率先垂范,落实“零彩礼”“红事一餐之宴”“白事五天以内”等,成为道德教化的楷模,促进乡村移风易俗,培育文明新风。又如各村乡贤筹集资金成立“教育”“助困”等基金会,彰显公益力量,树立起扶危、济困、爱幼的道德风尚,不断激励家乡的学子努力学习,同时培育乡村浓厚的重贤、尚贤的良好风尚。再如丘坊村乡贤们捐资30余万元,修缮偏远自然村小廖地道路,为家乡建设添砖加瓦。(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三洲镇 兰石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