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同志全票当选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二十大代表,这一消息很快便引发全民祝贺、掀起广泛讨论。全国人民在热烈祝贺习近平同志当选的同时,也不禁思考“全票当选”背后的意义。“全票当选”无疑直接揭晓了何为民心所向,何为众望所归。然而,本着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的原则,人们还在持续追问,为何民心同向习近平?为何众望皆为习近平?这种选择的高度一致性究竟意味着什么?这次“全票当选”之后又会掀起怎样的热潮与波澜?
笔者认为,积极探究“全票当选”中“全”的深意,可以视作是解开这一系列谜题的切点和基础。“全票当选”看似是一次选举的结果,实则是长期努力的成果;“全票当选”看似是党员干部的选拔,实则是人民群众的选择;“全票当选”看似是本次广西壮族自治区代表会议的终点,实则是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起点。“全票当选”的“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全”,也是“全民认可”党的执政能力的“全”,更是“全力以赴”共同迎接党的二十大的“全”。
一是“全票当选”源于“全心全意”。滴水穿石绝非一日之功,“全票当选”亦非一蹴而就。“全票当选”的质变离不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量变积累。换言之,“全票当选”源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习近平同志多次深入广西基层,关心广西发展、关爱群众生活。他时刻不忘以身作则,践行为民宗旨,引领党员干部鼓足干劲、为群众办好事做实事,带领人民群众坚定信心、共谋发展同赴征程。去年4月,他在广西考察时强调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凝心聚力、担当实干。这十六字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呼应了邓小平理论的关键篇章,鼓舞着党员干部进一步为思想松绑、给创新让路、靠团结发力、把事情做实。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党员干部上下一心牢记习近平的嘱托,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在广西考察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人民群众亦全心全意、全情投入、全民创新、携手奋进,多次尝试在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新作为,在推动绿色发展上迈出新步伐,在巩固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上彰显新担当。
唯有真心方能换来民心,唯有行动方能带来感动,唯有责任方能不负信任。“全票当选”是习近平同志以及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党员干部们用真心所换来的民心,用担当实干换来的感动,用履职尽责换取的信任。故此,我们不止要看到“全票当选”的现象,更要明晰其背后的民心与民意、责任与信任!
二是“全票当选”体现“全民认可”。“全票当选”体现的是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选择的高度一致性。这种一致性是党员干部集体意识的显性体现,也是人民群众普遍认可的及时反馈。从选择的主客体来看,这种选择的主体看似是基层党员干部,实则是人民以及来自于人民的基层党员干部,客体看似只有习近平同志,实则也包含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优秀党员干部。
这种选择再一次肯定了党执政为民的坚守与付出,再一次有力印证了“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的事实,再一次赋予中国共产党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勇气和底气。故此,我们当珍惜“全票当选”之不易,守护人民群众之意志!
三是“全票当选”延续“全力以赴”。“全力以赴”便是对人民意志的真情守护,更是对群众期待的真挚回应。“全票当选”好比是经过量化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人民期待爆表、向往满载的实际情况。一票有一票的期待,每一份期待都值得被认真对待,一票有一票的支持,每一份支持都可能化为重要支撑,让人民群众之期待无需等待,让党员干部之能耐不负时代。这种期待鼓励全体党员凝心聚力、细细描画使之不断具象。这种向往激励全国人民通力合作、一一实现让其持续更新。
党心所向实为民心所指,众望所归源于宗旨所在;全民意志暗藏全民期待,“全票当选”全靠凝心聚力;担当实干不负全民信赖,全力以赴不负全新时代!本次广西壮族自治区代表会议已顺利落下帷幕,然而党的二十大还需要更多人继续“全力以赴”。故此,让我们携无数期待、借全民支持,融期待为驱动、化支持为支柱,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平潭综合实验区行政服务中心 高嘉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