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神舟十三号返回舱在位于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的中南部地区的东风着陆场顺利着陆,举国欢腾。回眸62年中国航天路,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从“北斗组网”到“探月奔火”,中国航天人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满怀为国争光的昂扬斗志,发奋图强,顽强拼搏,同心协力,开拓创新,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果。新的伟大事业,基层青年党员干部要传承并发扬“航天精神”,肩负使命、砥砺奋进,点燃奋发有为、开拓创新、务实笃行的引擎,让“九天揽月”的航天精神薪火相传。
让“航天精神”点燃奋发有为的“引擎”。从艰辛起步到矢志攻关,从求索不止到综合集成,从全面改进到重大突破,航天事业前行“每一步”的背后是航天工作者们自强不息、奋发向前的昂扬斗志,是他们勤奋敬业、锐意进取的顽强精神。竭力求知,他们是探索之路上的“追随者”;逐梦苍穹,他们是浩瀚星空上的“探路者”,他们心中坚韧的意志和不甘人后的激情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源”。作为基层青年党员干部,要汲取“航天精神”的养分,深刻领悟到“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内涵,并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付诸于实践。要敢于触碰“荆棘”,多做几回“热锅上的蚂蚁”,以主动迎难而上的姿态勇挑重担,以时不待我、只争朝夕的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不畏艰难险阻,守住初心底线,砥砺前行,做新时代长征路上的“奋进者”。
让“航天精神”点燃开拓创新的“引擎”。载人航天科技是当代科技的前沿阵地。一路走来,中国航天人兢兢业业,团结一致,勇于探索,开拓创新,在航天科技领域斩关夺隘,披荆斩棘,从“东方红一号”的首战告捷到“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的软着陆,从“北斗卫星”的全球组网到长征系列火箭出色完成发射任务,中国航天技术高奏凯歌。面对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的新局面、新发展阶段的新目标、新任务,面对基层工作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唯有创新方能找到解决办法。作为基层青年党员干部要认清新发展阶段的新形势,适应新常态,顺势而为,要大胆摒弃四平八稳、墨守成规、畏首畏尾、患得患失的思想和做法。敢于从旧思维、老套路中解脱出来,以新的举措营造基层民生工作的特色与亮点,使基层民生工作推陈出新,永葆生机活力。同时,面对基层疑难现状,要敢于迎难而上,冲破心理“大山”、突破思维“峡谷”、打破行动“枷锁”,做到在思维上“善谋”,在行动上“善为”,把创新之举落到工作实处。
让“航天精神”点燃务实笃行的“引擎”。“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航天事业作为国家重大科技工程,是一项规模宏大、系统复杂、高度集成的大工程。伟大成绩的取得离不开航天人坚忍刻苦的努力和攻破坚壁的担当。“人勤春来早,功到秋华实。”作为基层青年党员干部,当坚定信仰,志存高远。要经得起“打磨”,耐得住“历练”,要以航天精神为引领,汲取敢于奋斗、任劳任怨的精神品质,以“求真务实老黄牛”之态默默耕耘。要一如既往的坚持以“实”字打底、“干”字当先,坚持用实行、谋实事、出实力、求实效,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精神一茬接着一茬干,把基层民生工作做深、做细、做实;以“铁杵磨针”的精神将基层发展蓝图绘制到底,把党和人民的事业长长久久推进下去,让航天精神永放光芒!(吉林省四平市铁东区委组织部 朱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