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年,有个报道,说的是陕西榆林男子王某某莫名成为一名“罪犯”,身份证信息显示被判10年有期徒刑, 当地公安部门经过调查后发现系录入错误 ,面对错录信息的事实,当地公安部门还是用了9年多的时间才将问题解决,不能不说“拖”字在此期间起了很大作用。所以,对当办的事项拖着不办,拖掉的不仅是政府部门为民服务的公信力,更重要的是拖掉了人心。
作为派驻纪检监察组身处基层一线,担负着对驻在单位履行监督执纪问责和监督调查处置的职责,在笔者到派驻纪检监察组工作的近四年来,接到类似问题反映不少,主要集中在该办的事情,由于办案人员的主观因素和现实的客观条件影响,往往迟迟得不到解决,导致个别案件当事人信访不断,随着时间的拉长,个别信访人也由当初的不满、埋怨,到后来的发泄、愤怒。从一定程度上,不仅影响了本单位的公信力,更容易丢掉人心。
其实,对该办的事情拖着不办不仅是一种顽瘴痼疾,更是一种病态,应当第一时间救治。作为派驻纪检监察组就是要认真按照职责要求,切实履行好监督之责,拿出切实可行的监督举措,要经常性地拉长耳朵多听听群众呼声,伸长鼻子多嗅嗅群众难处。要锻炼火眼金睛发现问题的本领,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监督到位、跟踪到位、查处到位,要积极引导驻在单位人员把心思集中在想干事上,把责任体现在敢干事上,把智慧应用在会干事上,把目标锁定在干成事上。真正把人民群众的需要放在心上,以扎实有力的工作举措全面提升驻在单位为民服务的水平。
在基层单位对该办的事项,拖着不办的问题还时有发生,尽管是个别现象,但影响极坏。作为身处基层一线的派驻纪检监察组,就是要真正发挥好“探头”和“哨兵”的监督作用,“零距离”感受百姓 “最难处”,“面对面”监督干部作风“最弱处”,“实打实”纠正规章制度“最堵处”,让久拖未决的“老”问题、制约发展的“难”问题、群众关注的“热”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落实,彻底解决拖着不办的旧顽疾,努力创造马上就办的新风尚,大力营造风清气正、雷厉风行的工作氛围。
只所以有人对该办的事项敢于拖着不办,根子就在于这些人思想上出了问题,把公权力当成了私人随意摆弄的工具,没有把心思放在正确履职尽责上。加之各方监督力量不及时,查办处罚不到位,从一定程度上纵容了这些人的懒政行为。作为派驻纪检监察组,就是要真正发挥好监督的利器作用,对驻在单位存在拖着不办的顽瘴痼疾,要敢于动真格、下“刀子”,让其不仅感到要痛在身上,更要痛在心里,通过真监督、真查处,达到查处一案,警示教育一片的目的,以切实有力的工作举措,推动驻在单位作风建设的全面提升。(江苏邳州市纪委 朱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