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领袖毛泽东胸怀博大、豁达豪爽、无私无畏、意志如钢,是平常时候不轻易流泪的硬汉,即便爱子毛岸英在朝鲜战场光荣牺牲,他也未曾在公开场合流过泪。但是,在1934年底红军长征过剑河的途中,他看到一位苗族老太婆和她的小儿子寒冬里仍穿着补丁摞补丁的单衣,奄奄一息地倒在路旁,经了解得知苗族老太婆等贫困群众被形象地称为“干人”,因为他们的血汗已被各种苛捐杂税榨得一干二净,并且苗族老太婆年龄大一点的儿子前几天被国民党抓了壮丁,没有活路,只好四处讨吃,现在冷饿倒于此,他当即流下抚民的泪水,脱下身上的毛线衣,又叫警卫员拿了两袋干粮和一床布被单,连同毛线衣一起送给苗族老太婆,亲切地对这位绝望的老人说:“老人家,你记住,我们是红军,红军是‘干人’的队伍。”穿上毛线衣的苗族老太婆感动地直点头,嘴里连声念叨:“红军,红军……”领着她的小儿子,颤巍巍地走了。伟人的泪水流给了“干人”,让他们吃下“定心丸”;伟人的泪水流给自己,为领导人民群众推翻“三座大山”建立和发展新中国带来无穷无尽的力量;伟人的泪水给我们全面地回答了“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
伟人流下抚民泪水的剑河县,是贵州省14个深度贫困县之一,经过全县上下共同努力,于2019年整县实现脱贫摘帽,“干人”也撕掉千百年来绝对贫困的标签,过上了幸福的小康生活。生活在红色土地上的人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工作在为民服务岗位上的党员干部要领悟“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为的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的深刻含义,全力以赴为“干人”流“汗水”,让“干人”吃“稳水”;给“干人”降“雨水”,让“干人”吸“甘水”;帮“干人”开“活水”,让“干人”涨“薪水”,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新“长征”路上建功立业。
为“干人”流“汗水”,让“干人”吃“稳水”。“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党员干部要以为“干人”流“汗水”为初心和使命,想群众之思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哪里有需要就往哪里上,哪里有困难就往哪里去,哪里有问题就往哪里钻,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用辛苦指数换取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给“干人”降“雨水”,让“干人”吸“甘水”。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党员干部要以人民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工作的标准,结合当地实际出台一批有利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政策举措,推出一批为民惠民便民的实招硬招,实施一批直接造福于民的项目工程,解决一批损害群众利益的矛盾纠纷,把党和国家的惠民利民便民政策“搭接”到村到户到人,直接给“干人”降“雨水”,让人民群众拥有更美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在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中吮吸“甘水”。
帮“干人”开“活水”,让“干人”涨“薪水”。“发展才是硬道理。”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党员干部要秉承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黄文秀等“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开拓创新精神,从典型模范手中接好接力棒,竭尽全力帮“干人”开“活水”,既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又着眼于长远,发展适销对路的产业,在“人无我有”到“人有我优”上下功夫,在“小打小闹”到规模化上找方法,在“提篮小卖”到挤进大超市大市场上找路径,让“一村一特”“特”出效果,让“一乡一品”“品”出味道,让“一县一业”“业”出实绩。(贵州省剑河县乡村振兴局 张美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