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治 > 网评 > 正文

守住“为民办事”底线 莫让为“民”成为“名”

2021-06-15 08:36:34 | 来源: 中廉在线

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举国上下正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痛点问题。就像前段时间网络热传的“处长体验送外卖”等具体身体力行的实事事件一样,在身临其境的体验中,体会外卖小哥生活的艰辛与不易,这种沁入式的体验无疑是一种正向的引导。然而,反观现下我们的一些党员干部,在“为民办实事”过程中,为求一时政绩,只图一时虚名,大兴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大搞秀场,让“为民办事”变成了“为名办事”。

调查研究身必躬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是作秀还是真正联系群众,老百姓一眼看出”,“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人民群众的每一件琐碎小事,都是实实在在的大事,有的还困难是急事、难事、愁事、烦心事。因此,党员干部要办好实事,就必须身必躬亲,深入调研,“把脉问诊”群众需求,理清群众“急难愁盼”,分析制约群众发展生产的“拦路虎”、影响改善民生的“绊脚石”,分清轻重缓急,“做实”而不“作秀”。用查找到的“真问题”倒逼我们寻求解决困难的“真办法”,找准症结,切实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为民服务情必真挚。“干部好不好,百姓说了算”。短短一句话,却字字千钧,意味深长。这是把老百姓放在心中,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我们党员干部不仅要“办实事”,更要听老百姓说怎么办实事。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我们工作目的是为人民服务,不仅要对上面负责,而且要对群众负责,为人民做主。”这就提醒广大干部,眼睛不能光盯在上面,别做华而不实的事,别忽略那些沉默的民众。为群众办实事,不能只是光打雷不下雨,一味“指”上谈兵,要厚植为民情怀,耐得住性子,沉得下心来,坚持实事求是的办事原则,不搞“面子工程”,不做“表面文章”,将民生工作落到实处,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才能切实解决好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真抓实干行必果敢。“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为民办实事,不但要着力解决好群众“火烧眉毛”的事情,还要多干利于长远的事、多干事关大局的事、多干力所能及的事。特别是面对大是大非要敢于亮剑,面对危难要敢于挺身而出,面对歪风邪气要敢于坚决斗争,行为处事果敢决断。保持对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自觉做到“事不避难、勇于担责”,始终以“忠诚干净担当的”时代使命克己复礼,勇挑重担,切实做到真抓实干为群众办实事。

问效查验督必反复。“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民意之重,无可比拟,正因为如此,古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说法,今有“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才能让你坐在台上”的说法。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员更应该有理由以民意为重,更有信念为民办事,也更应该懂得“政之所兴在顺民心”。在“办实事”活动中,不仅要注重事前的科学谋划,更要做好事后的跟踪问效,多举措,多反复、多“回头看”。行之有效的帮助群众解决心中事,切莫“打太极”、开“空头支票”,确保事事有回声、件件有落实。只有这样才能让实实在在的成效取信于民,才能以实绩实效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答卷。(赵芳 贵州省黎平县永从镇人民政府)

责任编辑:万海男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