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青海省西宁市考察中指出,社区治理得好不好,关键在基层党组织、在广大党员,要把基层党组织这个战斗堡垒建得更强,发挥社区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把社区工作做到位做到家。
社区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础性工程,只有强化基层党组织在社区治理的主导性作用,在夯实社区党组织堡垒,加强社区自治,提高服务水平上下功夫,找准社区定位,完善社区建设,精准把握民情民意,方能不断提高群众的幸福感,真正让社区成为居民最放心、最安心的港湾。
以人为本,建好红色“避风港”。“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社区党组织是实现有效社区治理的核心力量。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是做好新时代组织工作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职责所在。社区党组织要精准定位自身职责,明确工作重点,强化自身组织建设,突出政治属性和政治功能,着力提升组织力,教育引导党员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结合正在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参加党史学习,通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党员交流心得体会等多种形式,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只有“避风港”的坚固,社会的大厦才能稳固。
整合资源,完善红色“补给站”。“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社区情况复杂多样,群众需求多种多样,要把更多资源、服务、管理放到社区。要积极弘扬“近邻党建”理念,落实好社区大党委联席制和在职党员“精准双报到”制度,把机关优质的资源下沉到社区,形成以“社区吹哨,机关部门报到”的立体化治理格局。社区要坚持把支部建在网格上、把党小组组建在楼道里,建立起社区党组织+机关党组织+小区党支部+楼道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五维治理体系”,织密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补给站”和红色网络,使党的领导延伸到社区治理的毛细血管与神经末梢。
实干笃行,争当红色“店小二”。“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越来越丰富,对衣食住行、健康教育、文化提升等方面要求越来越高,也越来越迫切,“三胎”“养老”也成为人民群众的热点话题,这些都需要多方面问题统筹解决。广大社区党员干部要正当服务居民的“店小二”,在服务居民上多思考,下功夫,针对群众“急难盼愁”的问题,组织“四点钟课堂”“喘息式养老服务”等形式,通过俯下身子捡起“一地鸡毛”,把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回应到“家门口”。
城是千万楼,楼是最小城,国有千万家,家是最小国。唯有把群众当家人,切实从人民的角度出发,以真心换真情、用诚心换放心,把社区建设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家的港湾”,方能提升居民群众的生活幸福感。(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筼筜街道办事处 叶佳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