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共产党一段段艰苦卓绝的奋斗历史,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都指引着党员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主动担当作为,从党史中汲取前进力量,发扬顽强拼搏,艰苦奋斗作风,把初心薪火相传,将使命勇担在肩,带领人民群众再一次整装出发。
要坚定理想信念,永葆为民初心。“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回望我们党历史上无数革命先辈和英雄模范,他们赴汤蹈火、舍生忘死,始终坚持带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以理想为航,信念为舵,带领中国共产党披荆斩棘,建立了共和国。党史告诉我们,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当下,正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历史交汇期,我们基层干部要面临的环境和考验也更复杂,但不管“复兴”路途有多艰难,只要我们坚定理想信念,学好党史,汲取党史“养分”补好钙、壮好骨,把自己信仰什么、追随什么搞清楚弄明白,自觉把共产党员作为第一身份,始终把人民放在第一位,就能为乡村振兴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凝聚起强大精神力量。
要发扬优良作风,用心用情做实事。“得民心者兴,失民心者亡”老一辈的共产党员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说话和气等最简明朴素的作风和纪律做起,同人民群众结成了密不可分的鱼水之情。党史告诉我们,党员干部必须以先辈先烈为镜,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不断炼就“金刚不坏之身”。优良作风是我们党的“生命线”,特别是值此换届之年,党员干部传承党的的优良作风,能治“不为”的顽疾,“换届”的恐慌,党的艰苦奋斗的作风更能为在乡村振兴一线的党员“补元气”,提高“免疫力”。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精神境界,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要汲取奋斗之力,提振创业干劲。“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我们党是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起家的。虽然我国综合实力已大大增强,生活条件得到很大改善,但我们决不能丢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传家宝。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发展历程中靠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他们涉险滩,克险关,破坚冰,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铁人王进喜的故事、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的故事、“两弹一星”元勋们的故事...令人感动、让人崇敬,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品质,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基,也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的根基。 展望未来,民族复兴更需艰苦奋斗。基层党员干部作为新时代的“主角”要将这种奋斗精神融入骨髓,立足本职岗位,振奋精神,自觉扛起重担,把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果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推动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周昌英 贵州省黎平县龙形街道办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