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总书记在十九届五中全会上提出“十四五”规划,为我国发展擘画了未来5年以及15年的发展新蓝图。“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对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党的十九大报告也对“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进行了阐述。当前,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类矛盾凸显,尤其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乡镇党委、政府要从农村实际出发,加强社会管控,保障群众权益,促进社会和谐。
一是做好民族团结。认真执行民族政策,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认真处理涉及民族事务,下大力气解决群众关心的生产生活、人畜饮水、教育医疗等问题;与各级民宗部门加强对接,争取项目、资金等优惠政策,推进发展,关注民生。
二是抓好信访维稳。强化矛盾纠纷梳理排查,对厂社纠纷、遗留问题等,组织力量尽早化解;实行党委班子成员包案化解制,落实包案责任,不化解不脱钩;化解信访涉稳问题要注意方式方法,避免矛盾激化,要建好台账,做好化解、息访工作,避免问题反弹。
三是严打邪教活动。对辖区内的各种社会组织进行全面排查梳理,加大与公安、“防邪”等部门的协作,严厉打击邪教组织和邪教人员;充分发挥基层党建组织和党员的带头作用,在组织生活、党员培训时做好提醒,加大关心关爱老党员的力度,落实慰问政策,定期走访,在宣传防邪知识、拒绝邪教活动中发挥老党员老干部的积极作用。
四是推进依法治理。全面推进依法治县、依法治乡、依法治村,用法治的方式解决问题,切实制定好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做到办事公开公正,依法行政;创新方法开展普法宣传,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氛围。(四川省兴文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艾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