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治 > 网评 > 正文

我们应做这样的“追星族”

2021-06-02 10:46:28 | 来源: 中廉在线

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因病医治无效,于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对于青年来说,袁隆平等老一辈科学家犹如灯塔创造了属于他们的时代,如今纵然巨星陨落,但灯塔的光永远不会熄灭,会继续照耀着一代又一代年轻人前行的方向,也为党员干部应做什么样的“追星族”指明了方向。即应该追勤奋钻研、不慕虚荣、不计名利的人,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让科学家精神把我们带回最初、把我们带向更远。

“追星族”,追的是榜样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境界。邓稼先老先生,被誉为“两弹元勋”,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学习更多的知识报效祖国,他远赴美国求学,学成后拒绝了美国政府的高额条件,毅然回国。正是老先生及无数科研人员的呕心沥血,中国才能在短短2年8个月的时间,克服艰苦的科研环境,研制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颗原子弹,并实现成功爆炸。我们要追这样的“星”,满怀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热爱之情,自觉把个人价值追求与党和人民的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的奋斗融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历史进程,为创造人民幸福生活贡献智慧和力量。

“追星族”,追的是榜样立足平凡、追求崇高的美好情怀。获得共和国勋章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每一位中国人心中,甚至在全世界民众心中,都是无可争议的伟大人物。但同时,他又是一位把裤脚挽到膝盖、躬身于田间地头、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庄稼汉”。在袁隆平身上,平凡与伟大交融,反而让他的那份伟大,显得更加宽阔高远。我们要追这样的“星”,以充沛的道德感与责任心,投入到事业与生活中。即便出身平凡,也要坚持日拱一卒,日行一善;即便深处困厄,也要矢志不渝,做永远的“攀登者”。

“追星族”,追的是榜样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的职业精神。屠呦呦,发现了对疟疾有神奇治疗功效的青蒿素,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然而,她研究青蒿素的过程是艰难而艰辛的:40年的坚持、3200多种可能中药的筛选、超过380种的提取方式、191次实验失败……在物欲横流、名声与利益大行其道的今天,屠呦呦教授对待科研工作满腔热情、矢志不渝,直至取得成功。我们要追这样的“星”,恪守职业道德、弘扬职业精神,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立足本职、扎实工作,以对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积极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去,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吉林省四平市铁东区委组织部 王鹤)

责任编辑:万海男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