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治 > 网评 > 正文

缅怀先辈之旅 追寻红色密码

2021-05-24 10:34:48 | 来源: 中廉在线

长汀县直机关工委常务副书记蔡泓高度重视红色资源的挖掘利用,按照长汀县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推荐出的30个党史学习教育参观学习点、5条现场教学学习线路要求,充分发挥长汀党史学习教育基地,开展党史现场学习教育,于2021年5月20日,组织工委机关支部全体在职党员和非公企业以及社会组织党组织书记共16人,瞻仰参观了瞿秋白烈士纪念碑、纪念馆,唐义贞烈士墓,杨成武将军纪念馆、杨成武将军故居,方方革命纪念馆,何叔衡纪念园、何叔衡烈士死难处纪念亭,张赤男烈士纪念碑,吴必先故居等革命遗址遗迹,缅怀革命先辈之旅,追寻红色密码,现场接受革命洗礼,增进党员理想信念,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加快全方位推动长汀高质量发展超越,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追寻瞿秋白崇高气度的红色密码

在瞿秋白烈士纪念碑前,我们肃穆敬立,崇敬地向瞿秋白烈士纪念碑三鞠躬,是对瞿秋白为民族和人民的前途牺牲了自己的大无畏革命精神的敬仰和怀念;“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讲家,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但其实他也是一个文人。他,江苏常州人,生活在书香门第家庭里,家庭的潜移默化,让他成长为具有浓郁文学艺术气质的人,可是在历史的浪潮里被推着走上了革命的道路。1935年2月24日,瞿秋白于转移途中,在长汀县濯田梅迳村被捕,但他立场坚定,坚持真理,并在狱中写下了著名的自传性文章《多余的话》。1935年6月18日,瞿秋白在长汀县罗汉岭英勇就义。”我们在瞿秋白纪念馆里,聆听着讲解员讲述着瞿秋白的故事,更加了解了瞿秋白同志的光辉事迹,进一步读懂了瞿秋白英勇无畏的伟大精神实质;看着纪念馆里瞿秋白的珍贵文物,满载着我们对革命先烈瞿秋白的缅怀追思,再次感悟到了瞿秋白是用生命拥抱理想,是用热血写下的不屈,是用诗句留下的绝笔。瞿秋白的革命精神和为党和人民的崇高气度,永远激励、鼓舞着我们坚守党的初心使命,为党的事业而贡献最大力量和智慧。

追寻唐义贞为革命奋斗的红色密码

“女战士唐义贞,1909年出生在湖北武昌城郊的一户中医世家。1926年,唐义贞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还当了校学生会和妇女联合会的负责人。毕业后,唐义贞在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汉口江岸铁路工人中做组织、宣传工作中,一次次顺利完成了任务。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唐义贞因怀孕在身,不能随中央红军长征,只得与丈夫陆定一分别。唐义贞向同志们表示,如果有谁见到陆定一,一定要转告他:‘只要我一息尚存,必定为革命奋斗。如果能够团聚,当然最好,为了革命而办不到的时候,也只能随它去了。’因叛徒告密,唐义贞被捕,将藏在身上的一份党的机密文件强咽入肚中,不幸被敌人发觉,但她坚贞不屈,始终没有吐一言。1935年1月31日,唐义贞与另外两个人一同被押了出去,另外两个人中弹身亡。惨无人道的敌人用刺刀将她的肚子剖开,壮烈牺牲。”这一年唐义贞才25岁,她,将自己的青春事业都献给了革命事业。伴随着讲解员讲述唐义贞感人肺腑的事迹,我们泪目!我们追寻着唐义贞红色革命足迹——只要一息尚存定为革命奋斗,永远怀念她!学习她严守党的机密、为革命奋斗精神,不断改变和升华自己,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追寻杨成武甘于奉献的红色密码

“杨成武将军戎马一生,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新中国的诞生和国防军队建设事业,倾注了毕生心血,做出了卓越贡献。杨成武将军是闽西的优秀儿女,是闽西人民的骄傲,他一生爱国爱乡、爱党爱民之情,永远铭记在闽西人民心中。”我们在杨成武将军纪念馆聆听讲解员讲解下,犹如上了一堂生动的党史学习教育课,回顾了杨成武将军纵横驰骋、血战沙场的英雄事迹和为巩固国防、建设家园奉献的丰功伟绩,更加了解了杨成武将军传奇的一生,感悟到杨成武将军勇敢无畏、不怕牺牲、甘于奉献的革命精神;我们追寻着,凝望着傲立在杨成武将军故居门前荷塘荷叶中的莲花,是那么端庄清丽,别有韵致!这是带给长汀“红军故乡、红色土地、红旗不倒”的“三红”美誉生生不息的精神支撑。我们重温了一段不可忘记的历史,感受到了一种不可磨灭的精神,汲取到了一种自强不息的力量!我们弘扬好杨成武将军精神,永葆共产党人的忠诚与正直,以干事创业的精气神,真抓实干、接续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坚持高质量发展超越的新征程中奋力谱写新时代新长汀建设的新篇章,更加优异的发展成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追寻方方同志孜孜不倦的红色密码

在方方革命纪念馆里,我们了解到:方方同志,广东普宁县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优秀共产党员、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忠诚战士、我党和国家侨务方面的杰出领导人。大革命时期,参加了创建东江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土地革命时期,曾任中共普宁县委书记、汕头市委书记;1931年,调入闽西苏区,曾任中共汀连县委书记、新汀县委书记、上杭中心县委书记和中共福建省委常委兼宣传部长;红军长征后,他与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一起领导了闽西南三年游击战争,得到党中央的充分肯定;抗日战争时期,先后担任中共闽奥赣边省委书记、南方工委书记,抗日反顽智勇双全;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共香港分局、华南分局书记,为配合解放军解放广东、广西、云南和福建各省贡献了力量;新中国成立后,方方同志任中共华南分局第三书记、广东省政府第一副主席;1955年调任中央统战部副部长、中侨委党组书记、副主任、为侨务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文革期间,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残酷迫害、含冤去世。方方同志光明磊落、顾全大局、勤勤恳恳、艰苦朴素,把毕生献给了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我们深受感动和教育,将方方同志的革命精神和自强精神融入到工作生活中,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革命事业。

追寻何叔衡烈士不畏牺牲的红色密码

我们来到了何叔衡烈士死难处纪念亭,在董必武同志亲笔题写的何叔衡烈士纪念碑前,我们非常庄严地敬礼!缅怀革命先烈,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悼念和敬仰之情,传承红色基因,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奋进力量,勇做时代新人;在何叔衡烈士纪念园里,我们参观一张张照片实物,读着革命文献,我们又一次看到了何叔衡烈士的事迹,重温了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出生于湖南宁乡的何叔衡和留守中央苏区的红军一万六千余人,在掩护红军主力进行战略转移的惨烈战斗中,面对数十万国民党军队的重重围剿,遭受重大损失。何叔衡在战斗中临难不苟,为掩护部队突围,不拖累战友,他纵身跳下悬崖,与敌人作最后一搏,壮烈牺牲,实践了他“为苏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的铮铮誓言,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不畏牺牲的革命精神。何叔衡烈士的红色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强烈的心灵激荡和精神洗礼,更加坚定了对党的信仰、对党的忠诚。我们纷纷表示,要不忘历史,不忘革命先辈,将革命历史中汲取的精神力量转化为工作中的不竭动力,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而奋斗。

追寻张赤男爱国情怀的红色密码

张赤男,原名张希尧,长汀宣城乡人。从他亲笔所写的《久雨叹》等15篇文章可以读出早期的爱国思想,这些闪烁着炙热的爱国热情和激进的革命思想的火花,是他成为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重要证物。我们在瞻仰张赤男烈士纪念碑前,追忆着闽西革命的先驱者之一张赤男烈士的短暂而光辉的一生: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他领导汀州学校,发动汀城中、小学师生和各界人士1000多人举行集会示威游行,声讨帝国主义的罪行。1926年,年仅20岁的张赤男参加国民革命军,投身北伐战争。1927年被选送到武汉军事政治学校学习,同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广州起义失败后,他曾在海陆丰地区与彭湃领导的农民武装并肩作战。直到1928年2月,他因作战负伤才秘密回到家乡,开展秘密的地下工作。在他的领导下,建立了农民武装。1929年3月红四军首次入闽,攻占长汀城。张赤男任中共长汀县委委员,率领当地农民暴动武装密切配合红四军一路征战。7月被选为中共闽西特委委员,12月出席红四军古田会议。1930年5月,张赤男所部闽西地方武装编入红四军第三纵队,从此在毛泽东、朱德的直接领导下转战闽赣湘。10月,第三纵队编为红四军12师,张赤男任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1931年9月,率部参加中央苏区第一、二、三次反“围剿”作战,曾在龙岗、富田、黄陂等战斗中取得重要战果。10月红十二师合编入红十一师,张赤男仍任师政治委员,直到1932年牺牲。1932年2月25日,张赤男在江西省南康县新城战斗中,为掩护战士头部中弹当场牺牲,年仅26岁。张赤男的碧血点染了祖国的土地,他的精神将永远鼓舞和鞭策我们去奋斗,勇往直前,做新时代的奋斗者,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统一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追寻吴必先坚贞不屈的红色密码

我们参观了吴必先烈士故居,追忆着吴必先烈士不畏艰险、勇于献身的革命精神。吴必先,长汀县羊牯乡(原宣城乡)罗坑头村人。1927年随张赤男组织农民协会,参加秘密农会和赤卫队。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参加畲心暴动、罗坑头暴动。1929年参加汀南农民武装暴动,任寨背乡苏维埃政府主席。1932年任长汀县苏维埃政府主席、中共长汀县委书记。1933年冬任福建省苏维埃政府主席。1934年10月,中共主力红军长征后,奉命留守苏区坚持游击斗争。1935年初,当吴必先带领一支游击队活动到燕子塔时,本乡反动民团头子廖樟子逼迫吴必先放弃共产党,脱离革命,带队伍投降。吴必先严词拒绝道:“我吴必先,生是在红旗下,死也是在红旗下,叫反动派别作梦!”当游击队处境十分危急时,吴必先主持把一部分枪支弹药分散埋藏,不让一枪一弹落入敌手。4月,因叛徒出卖,不幸被捕,在狱中敌人对他施以严刑拷打,逼他交出埋藏的枪支弹药和党的组织情况。他宁死不屈,毫不畏惧地回答敌人:“要枪没有,要命即可!”。8月在江西九江英勇就义,时年32岁。吴必先革命先烈舍生忘死,取义成仁,为党和人民事业流血牺牲的革命气概,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吾辈应承。我们要赓续红色血脉,弘扬传统,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纪律意识,以更加坚定的信念筑牢根基,锤炼党性,勇当时代责任,振兴中华!(福建长汀县直机关工委 黄鹏昌)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