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向重点乡村持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的意见》,提出对脱贫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村(社区),继续选派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将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脱贫村作为重点,加大选派力度。今年,我们夺取了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打赢这场战役,离不开一批又一批驻第一书记和一支又一支驻村工作队的付出。现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的任务又“箭在弦上”,那么,需符合一下三点要求的人能够胜任这一任务,为乡村振兴助力。
信念坚定,对党忠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绝非易事,也绝非一日之功,需要坚忍不拔之志,需要有超出常人的奉献精神,这样的志向和精神哪里来?无疑来自于信念和忠诚。脱贫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村(社区)等都是脱贫攻坚战中的“硬骨头”“铁蒺藜”“烫手山药”,难度大、挑战多,唯有信念坚定,方能百折不挠;唯有对党忠诚,方能“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以信念、忠诚指导工作,坚持到底。
本领过硬,爱民如子。在脱贫攻坚工作中,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队员们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在贫困村民的配合下合力“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期间涌现出了大批优秀脱贫人员。如果仔细了解他们的事迹不难发现,这些人具有一些共性,他们精神上能够做到坚守信念,忠诚于党,行动上具有扎实的实践经验和过硬本领,对于群众有极强的号召力、领导力;情感上能够做到俯首甘为孺子牛,亲民爱民。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想要作出成绩,无疑要有过硬本领及爱民如子的情怀。
团结协作,脚踏实地。脱贫攻坚战孕育出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这种精神同样适用于乡村振兴。振兴乡村,征途漫漫,道阻且长,期间有数不清的“火焰山”“腊子口”和“娄山关”,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们必须团结协作,凝聚起更大的力量,去跨越难关、攻克难题,也必须脚踏实地、立足实际,撸起袖子、扑下身子加油干,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方能不负期待,为乡村振兴凝聚起磅礴力量。
脚底沾有多少泥土,心中沉淀多少深情。向重点乡村持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是人民所需,是时代所需,广大符合要求的党员干部也可把这次机会作为锤炼能力的广阔舞台,到乡村去,到群众中间去,真正走在前列、干在实处。(叶丹萍 海南省儋州市那大镇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