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南阳市主持召开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南水北调工程事关战略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福祉。要科学推进工程规划建设,提高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
水运连着国运。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贯通南北大动脉的京杭大运河铸就了商业的繁华。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在我们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上,一些地方几度繁华、几度衰落。历史上很多兴和衰都是连着发生的。要想国泰民安,岁稔年丰,必须善于治水。”而我国基本水情是夏汛冬枯、北缺南丰,时空分布极不均衡,制约着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的保护。我们要持续推进南水北调工程,筑牢国家水安全。
一、要统筹推进,科学部署。南水北调工程宏大、复杂、艰巨、规模前所未有。一方面要坚持全国一盘棋,局部服从全局,地方服从中央,从中央层面统筹推进水灾害防治、水资源节约、水生态保护修复、水环境治理。另一方面要遵循客观规律,用科学的态度审时度势、科学布局,准确把握东线、中线、西线三条线路的各自特点,加强顶层设计,优化战略安排,统筹指导和推进后续工程建设,扎实做好各项工作,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同行。
二、要联防联治,有效监管。千里调水,水质是焦点,源头清水更是重中之重。各部门应该统一行动起来、联防联治。每个环节、每项措施,都要落细落小落实。要强化源头防控,加强顶层设计,出台方案措施,落实责任清单,加强严格监管。对水源区产业实行准入负面清单、严格禁止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项目建设,督促企业做好制污减排。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治理,加强水源涵养、加大生态保护力度,进而有力推动南水北调的顺利进行。
三、要贯彻理念,节水先行。“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对节水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建立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强化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和城镇节水降损,鼓励再生水利用,单位GDP用水量下降16%左右。”因而,我们要积极开展节水型城市创建,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济等手段,加强对用水行为的监督管理,促使其向集约节约用水方式转变。另外,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推动节水理念、节水方法进社区,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从而实现城市的高质量发展。
南水北调工程是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持续推进南水北调,进一步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为筑牢国家水安全提供坚实支撑。(福建省漳州市南靖高新技术产业园管委会 高丽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