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完成“惊鸿一落”,携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火星乌托邦平原,这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重要里程碑,这为人类探索“第二个地球”的科学道路又迈出了一大步,同时也迈出了我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中国已经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实现火星登陆的国家。
祝融号是我国首辆火星车,预计在火星上执行约三个月的任务。如同“嫦娥”、“天宫”等祝融号的命名中寄存着中国人民对遥远星空和未知宇宙的憧憬。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表示,祝融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火神,火的应用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驱散黑暗,带来温暖。祝融号寓意点燃中国星际探测的火种,照亮鸿蒙,指引航天人不断超越自我,勇于探索未知星空。
在向火星降落的时候通常有6到7分钟着陆器与地面控制人员无法进行通讯,需要靠机器本身按预设方案进行十分复杂精细的运转,这段时间通常比喻为黑色7分钟,很多探索于此折戟。黑色7分钟的存在是由以下缘由引起的:火星存在大气层,表面气压大约是地球气压的1%,探测器进入地球大气层后强烈压缩其前面的空气,造成温度急剧升高,温度可达2000度左右,从而使着陆器被一层高温的等离子体包围。而等离子体能够屏蔽电磁波,这就造成了无法进行通讯的现象。这是火星探测过程中的一大难关,与此同时也可以看出,“天问一号”的成功“落火”背后夹杂着无数严密的思索和艰辛的汗水。
不同于其他国家的是,我国的“天问一号”探测器要一次性完成“绕、落、巡”。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绕”和“落”的过程,祝融号要开始“巡”这个阶段的工作,祝愿一切顺利,期待有更多的消息。(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斜滩镇人民政府 李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