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小组长队伍是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重要基础和后备力量,加强村民小组长队伍建设,对于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基层的村民小组长虽然不是正式的国家干部,但他确实犹如基层组织的“基础细胞”,看似微小却关系整个农村社会的机体健康。村民小组长认真负责,则基层各项工作能得到有效开展;村民小组长堕落腐化,则直接损害党和政府形象,甚至影响基层稳定。
如何防止农村地区村民小组长“轮庄”现象的发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强化组织建设,形成良好工作氛围。各级党支部、村委会要把加强村民小组长队伍建设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工作目标,建立以党委书记负总责,组织委员具体抓落实的工作小组。要结合村民小组长的工作实绩,及时总结工作中的成绩和经验,大力营造重视、关心、爱护村民小组长的良好氛围,真正把村民小组长队伍建设成为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的得力助手和依靠力量。
(二)提高政治待遇,加强精神鼓励。重视村民小组长的成长,把其中年纪较轻、工作能力较强的优秀分子,作为村级后备干部来进行培养,待条件成熟时,通过规定程序,充实到村干部队伍中。同时,加大对非党员村民小组长的培养力度,重点对象要重点培养,努力提高党员在村民小组长队伍中的比重。同时,针对表现优秀的村民小组长,要进行表彰,树立先进典型。通过各种宣传平台或相关会议,加大对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以点带面,增强整个队伍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三)完善村民小组长考核考评制度和民主监督制度。要根据各地的工作实际和要求来制定村民小组长岗位责任制和考核办法,每年进行考核。同时,要完善组务公开制度,村民小组应成立由党员、村民代表、老村组干部为成员的监督小组对组务进行监督,并在村民相对集中的场所设立组务公开栏和意见箱。健全村民小组长向村民报告工作和村民评议组干部制度。每年年末或次年初,由村党支部、村委会召集村民 代表会议,村民小组长报告全年工作,村民或户代表对村民小组的工作和村民小组长进行评议。
(四)建立村民小组长例会制度。村党支部和村委会要采取集中或分片的形式,定期召开村民小组长例会,组织村民小组长分析各村小组民生事项、稳定情况及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等方面的动态,分析矛盾发展趋势及化解办法,对具体工作作出安排,及时把矛盾化解在村小组一线,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贵州省镇远县大地乡人民政府 钟远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