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上提出:“世界要公道,不要霸道。”“公道正派”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所推崇的处事原则,坚持公道正派,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作为领导干部,必须正确把握好自己所处的特定角色定位,始终坚持把公道正派作为立身之本、处事之要、正气之源。
要把握好“权力人”的角色,秉公用权。“居官守职以公正为先、公则不为私所惑、正则不为邪所媚”。权力是一把“双刃剑”,权为民用,可以造福人民;以权谋私,就会祸害百姓。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正确的权力观,坚持用权为公,清醒认识手中权力归属,切实做到公私分明、克己奉公、严以用权,带头廉洁自律,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决不恃权自重,以权谋私,忘乎所以,确保权力在法律范围内活动。
要把握好“公众人”的角色,自觉接受监督。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主动接受监督,这既是一种胸怀,也是一种自信”。监督是对领导干部最大的爱护、最好的保护、最真诚的帮助。正反两方面的事例反复证明,用权受监督才是防止领导干部腐化变质、维护党的纯洁性的重要途径。领导干部不仅要主动接受组织监督和群众监督,坚持按规则、按程序办事,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更要加强自我监督,慎独慎微,修身立德,自觉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最大限度的保证权力正确行使,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用权不谋一己之私。
要把握好“管理人”的角色,切实带好队伍。“上有正型,下有正风,是非分明,世有正则。”组织把部分人放在各级领导岗位上,赋予了一定权力,也赋予了相应管理职责。领导干部不仅自己要洁身自好、率先垂范,还要抓好班子、带好队伍。在内部管理、队伍建设上,要抛开私心杂念,不做老好人,对损害党和人民利益的行为、违纪违法的现象、干部职工的不良作风,敢抓敢管,敢于碰硬。在职工评先定级、干部选育培养、工作部署分工上要一视同仁、一碗水端平,以群众口碑选人、工作实绩识人、以业务能力用人、以综合素质培养人,全方位多角度带队伍,让身边的人信服。(中共四平市铁东区委组织部 王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