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保险有利于养殖业的稳定健康安全的发展。养殖业是利用动物的生理机能,通过人工养殖以取得畜禽产品和水产品的生产行业。由于养殖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物,它们在生产过程中具有移位和游动的特点,因此,在利用自然力方面,比种植业有较大的灵活性。但是,养殖业也受到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影响,尤其受到疾病死亡的严重威胁。提高养殖户购买牲畜保险、家禽保险等保险的积极性有利于减轻因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造成的伤害,从而保障养殖户的经济损失降低到最低值。
当前,许多因数制约着农村地区养殖户购买保险额积极性。一是养殖户缺乏忧患意识。在农村地区养殖户大部分是单兵状态下养殖值模式,规模小、养殖设备简陋、文化素质及专业技术掌握低,对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发生和预判考虑较少,没有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问题,仅仅停留在一时的得与失。二是在农村地区保险宣传率低。由于农村地区大部分相对城市处于比较偏远及经济落后的现状,掌握专业技术人员少,对于保险的作用宣传力度不足,存在信息壁垒不畅通、政策知晓率低。三是购买什么保险品种选择难、程序多。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进步发展,各种保险可谓如雨后春笋,百花齐放之势,让养殖户无从选择,加上社会常流传某某因为购买保险却拿不到保险补偿金、某某因为要获得保险赔偿金程序繁琐复杂等等使养殖户对保险望洋兴叹。四是购买保险门槛高。基层地区养殖大多数处于零散的状态,只是简单的养殖一两头猪、几只鸡鸭鹅没有形成规模,而现有的保险条款准入条件高,例如:生猪养殖必须达到多少头。五是赔偿率低。许多保险购买金额高,在加上受自然灾害及意外事故发生时,对于给付赔偿金额低,养殖户认为不划算。
处理好养殖户与购买保险是与否之间的关系,保护养殖户在面对自然灾害及突发事故时经济利益的不减。需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高思想认识。培养养殖户的思想意识,让其指导购买保险的重要性,通过养殖户技能培训相结合;把政策性农业保险列入重要的议事议程,从执政为民和推动乡村振兴建设的高度,深化思想认识。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利用村级广播对农业保险的宣传,各网格员及帮扶干部利用入户走访契机,开展农业保险知识的宣传,提高群众保险意识,乡农业服务中心、安监站、卫生院等股室联合组织开展应对自然灾害预防演练,提高群众应急反应能力,确保群众在出现突发事件时能减少经济财产损失。三是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建设。从农业实际出发,根据农民的实际需要,将本地区比较有特色产业,如油茶、肉鸡蛋鸡等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提高农业保险赔偿金额及赔偿范围,减轻群众的后顾之忧;简化赔偿程序,让群众少跑路,更快捷的得到实惠。
调动养殖户购买保险的积极性。积极推行政策性农业保险,为牲畜开通保险通道,增强养殖户抵御风险的能力,让政策性保险成为了养殖户的“保护伞”;提高养殖户的风险意识、提升执政为民的宗旨意识,增强社会竞争危机感,让保险意识变成养殖户的“金刚罩”;加大保险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的认知度,让“喇叭”成为知识推广的“传声筒”;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建设,补齐农业制度短板,增进民生福祉,让制度建设成为巩固养殖基地的“天花板”。(贵州省锦屏县偶里乡人民政府 龙本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