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此次换届,面临着全面推行“一肩挑”、组织任期变化、疫情防控常态化等一系列新形势、新情况。换届是考验领导干部的一块试金石,要警惕换届中出现的“涣心”病,做到换届不“涣心”,才能让共产主义事业的“薪火”代代相传。
筑牢政治建设,注入换届“强心剂”。换届之年,人事调整是常态,但有部分领导干部患上了“心病”他们患得患失,挖空心思,投机取巧,心浮气躁,忙于上下“打点”,出现这类“病症”究其“病因”,还是党员干部党的政治意识不强导致,他们没有严格执行党的政治纪律,信仰缺失,没有把党的事业放在第一位,对本职工作考虑得少,对个人发展考虑得多,这类“病症”腐蚀干部的“心性”侵害国家利益。因此党员干部必须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把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融入“血脉灵魂”。换届不过是正常的人事更替,领导干部思想上不能浮动,要稳得住心神,绝不能跑官要官污染政治生态;要在思想教育中强化政治认同,以理论滋养初心、以理论引领使命,通过理论教育、党史教育,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让“涣心”变“强心”。
强化廉洁自律,舞好换届“指挥棒”。“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历史的实践证明,用好一个人,就等于树起了一面旗,可以激励一大批,推动一个单位或地方的发展;用错一个人,不仅会挫伤党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还会寒了干部群众的心。因此,换届之年,守好选人用人的防线十分重要。要舞好换届“指挥棒”,坚持正确的“风向标”防止“带病”之人混入干部队伍。在选拔任用干部时,聚焦政治素质主线,对德、能、勤、绩、廉方面全面“扫描”,多用“放大镜,显微镜”,既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又要严守换届纪律要求,严把监督关口,对于“表里不一”的干部,要对症施策,敢用“问责剑”,切实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党员干部要严守换届纪律,做到讲政治、顾大局、守规矩,坚决做到不跑官要官、不干扰换届,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让换届的“廉洁风”,沁人心脾。
狠抓工作落实,筑牢换届“奠基石”。换届是一项政策性强,纪律性非常严、群众关注度高、社会影响面大的工作。换届之年,有部分干部在为群众服务上出现“慢作为、少作为、不作为”现象;对群众来访拿“等换届后再说吧”来应付了之;长时间进入不了角色;开展工作抓不住重点;还有的信奉“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为官哲学,甚至于“懒政怠政”,“撂荒”责任田,影响了工作的落实。究其原因,还是“当官不为民做主”的思想作祟,“官本位”思想太重。这不仅脱离和群众的“血脉联系”还损害政府部门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更会影响中华民族复兴的百年大计,危害之深。因此换届之年,领导干部要紧紧围绕既定的目标,抓紧快干,决不能守着“摊子”等换届。要把心思放在工作上,把精力用在岗位上,不观望、不分心、不懈念,以换届促进工作,以工作检验干部,做到换届期间思想不松、秩序不乱、队伍不散、工作不断,为换届奠定基础,为乡村振兴铺好前进道路。(贵州省黎平县龙形街道工作委员会 周昌英)